[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补片修补结构及形成所述修补结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0302.3 | 申请日: | 201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龙权 |
主分类号: | C09J5/06 | 分类号: | C09J5/06;C09J5/02;C09J5/00;C08J5/12;C08L63/00;C08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修补 结构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修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补片和受损复合材料结构之间穿入缝线的补片修补结构及形成所述修补结构的方法,应用所述方法制成的修补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
背景技术
树脂基纤维增强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抗腐蚀性好以及便于整体成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火箭和人造卫星等军事领域,以及赛车、船舶、高速列车、桥梁和风电桨叶等民用领域。但由于其制造工艺及其使用特点,复合材料极易产生缺陷和损伤。这些缺陷和损伤大体包括三类,一类是包括表面划伤、划痕、裂痕、浅层裂口和凹痕等模式的表面损伤,一类是复合材料不同单层之间的分层损伤,还有一类是因纤维断裂和破损而产生的裂缝、撕裂和缺口等铺层损伤。对这些损伤的修复应使修理后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恢复尽可能高,使结构重量的增加尽可能小,还要恢复原结构的使用功能。
把受损复合材料重新放置于热压罐进行修复,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而且被修理的零件可能会由于修理过程再造成新的损伤,如由于过热和在某个温度下过长的时间而导致分层或脱粘。因此,对于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更多依靠在现场进行修理。在现场修理方法中,树脂注射法及填料填充法制用于对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较低的较小边缘分层、脱粘和表面凹坑等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大面积分层、纤维断裂等严重损伤,实际工程中通常使用机械或胶接法进行修理。其中,机械修理法比较简便,工艺性能比较稳定,不受施工环境的影响。然而,应用该方法进行修复,会在钉孔处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而且会有紧固件的腐蚀问题,寿命相对较短。因此,机械修理法通常作为临时修理用来满足紧急情况。胶接修理包括贴补和挖补两种修理方法。应用胶接修理法修补的结构,寿命较长,通常作为永久修理使用。然而,这种修理结构靠胶层传递补片与被修理复合材料结构之间的载荷,因此,可靠性低、对环境敏感,胶层损伤不易检测。另外,贴补修理所使用的外搭补片和挖补修理所使用的嵌入补片的端部均要求比较小的楔形角(尖稍比一般为15:1),以降低端部应力集中。较小的楔形角导致补片尺寸较大(如对于直径为20毫米的损伤,补片的直径大约为60~80毫米),导致贴补修理增重较多,挖补修理需要去除大量未损伤材料,并且难以恢复到原来强度,提高结构风险,。
因此,需要发展可靠的复合材料补片修理结构和方法,降低补片尺寸,提高修理的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恢复或提高修理后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复合材料胶接修理法可靠性低、对环境敏感和增重较多等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结构补片结构和新方法,降低补片尺寸和结构重量,并提高复合材料修理结构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材料补片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
a,修补结构由被修理受损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补片、复合材料补片与复合材料结构之间的胶以及浸渍胶粘剂的缝线组成;
b,缝线穿过复合材料补片和复合材料结构,并通过缝线上的胶粘剂与复合材料补片和复合材料结构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缝线的直径为0.5~1.5毫米,保证强度的同时,对所穿过的复合材料补片和复合材料结构的面内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所述缝线的材料包括浸渍胶粘剂的玻璃纤维束、碳纤维束、硼纤维束和芳纶纤维束等。
进一步地,所述补片的尺寸较小,尖稍比较小,为1:1至8:1,从而降低补片的尺寸和重量以及修理工作量。
进一步地,所述补片的包括外搭补片和嵌入补片,对应的修理类型分别为贴补修理和挖补修理。
进一步地,所述缝线轴向与复合材料法向一致或与补片与被修补结构之间的结合面垂直。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一种形成所述修补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确定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区域和程度;
(二)损伤区处理,包括表面打磨、去除受损材料和干燥等;
(三)根据损伤区域和程度以及损伤区的处理结果,准备复合材料补片、胶以及浸渍胶粘剂的缝线;
(四)把补片铺设在损伤处,并在补片和受损复合材料结构之间放置一层胶;
(五)在补片修理部位加工贯穿补片和受损复合材料结构以及二者之间胶层的小孔;
(六)把浸有胶粘剂的缝线依次穿入各小孔;
(七)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固化,使得缝线与其周围的补片和受损复合材料结构粘结在一起;
(八)拆除温度和压力施加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龙权,未经刘龙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0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