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3010.5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祥;黄根;吴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焦化 废水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炼焦煤1给入A破碎机破碎,得到粒度为5mm的破碎产物2;
b、将破对产物给入B球磨机中磨细,得到粒度74μm以下占80%的磨矿产物3,即焦煤煤粉;
c、将化学耗氧量(COD)值为7000mg/L,悬浮物含量为370mg/L,的高浓度焦化废水4、煤粉3和起泡剂5送入C预吸附混合器中混合;
d、步骤c中混合均匀后的焦化废水和煤粉混合物6经D给料泵1给入吸附分离浮选柱,经过F吸附分离浮选柱的吸附、旋流、气浮分离,①焦化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油滴和煤粉颗粒碰撞接触吸附,吸附后的煤粉颗粒与气泡碰撞形成煤-气复合体;②焦化废水中悬浮物和煤粉颗粒碰撞黏附,黏附后煤粉颗粒与气泡碰撞形成煤-气复合体;③焦化废水中的油滴及大分子有机物间相互碰撞聚结后再煤粉颗粒表面的粘附,进一步提高了除油效率;
e、经过吸附分离浮选柱分离后的小分子有机物、油滴、悬浮物、气泡以及煤粉形成的混合泡沫经吸附分离浮选柱顶部经泡沫收集槽排出,即为溢流产品9,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经吸附分离浮选柱底部的净化水管排出,即为底流产品10;
f、步骤e中的底流产品10为一次吸附分离浮选柱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经排料管给入G预处理混合器中;
g、在G预处理混合器中加入絮凝剂11、凝聚剂12和起泡剂13,与处理后的焦化废水混合均匀;
h、步骤f中混合均匀的焦化废水经H给料泵2给入K溶气浮选柱,经过旋流、气浮分离后;
i、经溶气浮选柱分离后的小分子有机物、溶解油、悬浮物与气泡形成的混合泡沫层经溶气浮选柱顶部经泡沫收集槽排出,即为溢流产品18;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经溶气浮选柱的底部的净化水管排出,即为底流产品17;
j、步骤i中的底流产品17为化学耗氧量为75mg/L的合格出水,悬浮物含量为15mg/L;
k、步骤e中的溢流产品9和i中的溢流产品18合并为19后给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得到滤液20和脱水煤饼21;
l、步骤k中的滤液经管道泵打入2预处理器中;
m、步骤k中的脱水煤饼给入到炼焦系统的焦炉中进行炼焦作业;
n、步骤c中起泡剂5和步骤g中的起泡剂13都为仲辛醇,步骤g中絮凝剂11为阳离子型聚乙烯基亚胺,所述凝聚剂12为NaCl;
o、步骤c中预吸附混合过程在煤粉质量百分浓度8%~12%条件下进行;
p、步骤e中底流产品的化学耗氧量为300mg/L,悬浮物含量为45mg/L。
q,步骤e中为充分分离的含有小分子有机物、油滴和悬浮物的循环中矿,经过J溶气泵,从气浮分离浮选柱中部切线给入进行进一步的气浮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凝聚剂为NaCl,絮凝剂为阳离子型聚乙烯基亚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吸附处理器在煤粉质量百分浓度为8%-12%的条件下进行混合运行。
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可以轻易想到变换或变动。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该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30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
- 下一篇:一种酸性矿井废水的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