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24687.0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生;廉玉波;张金涛;罗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动力 传动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差速器由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以及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输入部组成,第一行星轮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第一行星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第二行星轮设置在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轮与第二齿圈啮合且第二行星轮还与第一行星轮啮合,其中,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构成差速器的两个动力输出端;输入部,输入部、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同轴布置且输入部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联动。本发明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在结构和连接形式上空间利用率更高,轴向尺寸更小,并且在生产和装配上更具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具有该差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明人所了解的一种差速器技术中,差速器包括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主减从动齿轮)、行星齿轮、中心轮等,行星齿轮通过方轴、轴套安装在从动齿轮的副板上,且与中心轮啮合,用转动副和平面移动副实现其转动和移动功能,中心轮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与左右两半轴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这种差速器取消了原有的差速器左右壳体、行星齿轮轴等构件,改用方轴和轴套直接将行星轮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的副板上,有效地减少了差速器的零件数目,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
但是,这种差速器利用了对称式锥齿轮结构实现轮间差速,只是针对传统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部分创新,并不能真正解决这种差速器结构轴向尺寸过大、壳体及锥齿轮质量大以及可靠性相对偏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实现差速功能,结构紧凑、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差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由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第一齿圈、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第二齿圈和输入部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且所述第二行星轮还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构成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同轴布置且所述输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行星架联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利用行星差速原理,在结构和连接形式上空间利用率更高,轴向尺寸更小,并且在生产和装配上更具有优势。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差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在轴向上部分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行星轮包括: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所述第二行星轮包括:第三齿部和第四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三齿部在所述轴向上对应重叠且啮合配合,所述第四齿部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行星轮为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行星轮为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和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分别对应地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均为圆柱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主体平板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平板部的外周沿的环形侧壁部,所述环形侧壁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多个齿,所述主体平板部与所述环形侧壁部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第一齿圈的空腔和所述第二齿圈的空腔朝向彼此以构成安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4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