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及藜麦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25766.3 申请日: 2015-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5340510B 公开(公告)日: 2018-03-20
发明(设计)人: 董艳辉;姚瑞祺;赵佳;秦永军;聂园军;李亚莉;吴慎杰;武文卿;曹秋芬;任永康;唐朝晖;王亦学;侯丽媛;赵兴华;王锋;巩亮军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0 分类号: A01G22/20;A23F3/06;A23F3/34;C05F11/08
代理公司: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代理人: 王瑞玲
地址: 030031 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产 密植 栽培 方法 藜麦茶 制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和食品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及藜麦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的过程中没有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三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因此,寻找一种安全、健康、营养、天然且食用方便的食品是当今社会迫切的需求。藜麦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是唯一的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钙、镁、磷、钾、铁、锌、硒、锰、铜等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多种有益化合物,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以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特殊体质和生活不规律人群,长期食用,效果显著。

目前,农民在种植藜麦时,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株距/行距:30-60cm/60cm(刘锁荣,2013),按照此计算,每亩留苗1850-3700余株,亩产150-200kg,因为藜麦植株高大,侧枝发达,但是主花序的生物学产量约为整株产量的80%,同时,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大量地使用农药和化肥,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产品农药高残留,土地板结,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藜麦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面积也大幅缩减。现有的藜麦种植方法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藜麦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现有的种植技术进行改变和提高势在必行。

藜麦麸含有皂苷,是一种植物苷。皂苷是一组结构多样的自然产生的化合物,主要发现在植物中(Price et al. 1987)。这些皂苷透出一股苦味,在水溶液中容易起泡沫。Koziol (1992) 报告藜麦皂苷(干重)浓度,从0.01%-4.65%不等。直到最近,皂苷被认为是剧毒的。然而,对冷血动物是剧毒的,对哺乳类动物的口服毒性却是很低的。普通食物中的皂苷,包括藜麦,在人身上似乎没有明显的口服毒性(Oser 1966; Ishaaya et al. 1969; Phillips et al. 1979; Malinow 1982 and 1984; Oakenfull and Sidhu 1990)。在食品中天然存在的皂苷是无毒的,甚至可能对人类饮食有益。Ruales (1992) 显示藜麦蛋白质的可消化性比得上其它高品质食物蛋白质,其中皂苷没有对蛋白质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由于皂苷可能透出一股苦味,藜麦籽用冷碱水清洗或者用机械磨,可以很容易地把皂苷从藜麦中分离出来。

将藜麦制成藜麦茶,既方便人民随时食用,又可以达到食疗的效果。现有的藜麦谷物饮品等,大部分加工步骤繁琐,营养流失比较多,现有藜麦茶去除皂苷的方法主要有水洗法和抛光法,水洗法存在浸泡时间长、需水量大且去除不够彻底,抛光法存在对藜麦米损伤大,产生不完全粒多,皂苷去除不完全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藜麦种植栽培技术严重地影响到了藜麦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无公害产品的要求,为了解决藜麦制成藜麦茶时皂苷去除不彻底,且营养流失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及藜麦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藜麦高产密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1200米年降水量在400-600mm,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周边3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植被完好,远离城镇的纯农业区;

(2)翻地、施肥:播种前10-15天进行翻地,翻地深度达到35-40厘米,同时施底肥;

(3)播种:5月中上旬,雨后播种,当雨量不足时,将藜麦浸泡5至8小时后再播种,播种前将藜麦种与拌种材料炒熟的小米混合,藜麦种与拌种材料按1:2的比例混合后条播,播种深度2-3厘米;

(4)间苗:藜麦苗长至7-15cm时间苗,同时除草,控制株距/行距:15-20cm/40cm,每亩留苗10000-15000株,植株高度控制在100-150cm;

(5)培土:藜麦长至40-60cm时,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对藜麦培土压实,根部周围3cm土培成凹形;

(6)病虫害防治:藜麦长到高于50cm后芫箐开始危害叶或花序,人工捕捉芫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5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