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桑叶组分和莴笋组分的豆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6160.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1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2749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桑叶 组分 莴笋 豆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豆腐制造的食品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桑叶组分和莴笋组分的豆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消水肿、降血脂、排毒:桑叶富含优质蛋白质、粗纤维、糖类,以及钙、磷、铁、锰等营养,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清血、通便等功用,另外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多余的水分排走,改善水肿现象。美容,美白、治色斑、亮泽肤色、保持弹性:桑叶富含黄酮、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所以面部有色斑或者皱纹者经常使用桑叶,具有明显的美容功效。
豆腐是中国传统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制作方法多样,但往往是以黄豆作为原材料,营养成分与口味均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将桑叶组分加入到豆腐制作当中,将具有多种优异保健功效的桑叶融合到面条之中,使得人们在平时餐饮就可充分享受到桑叶组分带来的保健效果。
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桑叶豆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长势、外观无缺陷的桑叶,收集后按照0.05-0.3%,优选0.1%的比例加入盐,混合均匀后,静置6-12小时,静置后研磨,研磨过程中再加入谷氨酸钠0.01%-0.1%,细磨花椒粉0.02-0.05%,搅拌均匀后得到浆料A,将浆料A过滤,自然风干得到桑叶粉料,
选取外观、长势良好的莴笋,将其较粗的茎部分离出来,切成小块后加入0.1-0.5%的食盐后也静置3-6小时,然后研磨得到浆料B;
(2)选取饱满的,质量为3:1的黄豆和黑豆,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入黄豆和黑豆总质量的6-7倍量水,浸泡静置10-12小时后;加水打磨成生豆浆,过120目滤网滤出豆渣;
(3)浆料A、浆料B、生豆浆转入加热容器中,浆料A、浆料B、生豆浆的质量比为2:1:(8-10),将加热容器升温至200-240摄氏度,并对浆液采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振动搅拌约10分钟,随后将加热容器升温至300-320摄氏度,加热约5分钟;
(4)将上述加热后的浆液冷却至40℃-50℃,加入凝固剂静置至完全凝固为豆腐脑;
(5)将豆腐脑倒入模具中压制8-10min使其成型;
所述的凝固剂为葡萄糖酸内酯、氧化钙、氯化镁,硫酸镁、石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步骤3中,浆料A、浆料B、生豆浆的质量比为2:1:9;
如上述任意一种方法所制备的豆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经过本发明对桑叶的处理,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保留了桑叶的纤维素,加入的花椒粉以及谷氨酸钠可以改善桑叶的味道和口感。
2.本发明使用莴笋茎块与桑叶相配合,可以很好改善豆腐的口味,使其在口中产生清新,芬芳的感觉,同时使得豆腐的韧性更好,更利于储存和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选择长势、外观无缺陷的桑叶,收集后按照0.1%的比例加入盐,混合均匀后,静置8小时,静置后研磨,研磨过程中再加入谷氨酸钠0.05%,细磨花椒粉0.05%,搅拌均匀后得到浆料A,将浆料A过滤,自然风干得到桑叶粉料;
选取外观、长势良好的莴笋,将其较粗的茎部分离出来,切成小块后加入0.3%的食盐后也静置3-6小时,然后研磨得到浆料B;
选取饱满的,质量为3:1的黄豆和黑豆,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入黄豆和黑豆总质量的6-7倍量水,浸泡静置10小时后;加水打磨成生豆浆,过120目滤网滤出豆渣;
浆料A、浆料B、生豆浆转入加热容器中,浆料A、浆料B、生豆浆的质量比为2:1:9,将加热容器升温至200摄氏度,并对浆液采用机械搅拌或超声振动搅拌约10分钟,随后将加热容器升温至300摄氏度,加热约5分钟;
将上述加热后的浆液冷却至50℃,加入卤水静置至完全凝固为豆腐脑;
将豆腐脑倒入模具中压制8使其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鑫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61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工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
- 下一篇:带有执法记录仪的警用集群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