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件吸附头及利用此的部件吸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3706.6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2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堤卓也;谷崎昌裕;北田进;杉尾修;则行正贵;是枝秀昌;藤原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姜长星;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吸附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吸附头及利用此的部件吸附方法,该部件吸附头包括:吸嘴,从部件供应部吸附部件;升降单元,使所述吸嘴升降;负压供应单元,供应用于使所述吸嘴吸附部件的负压;抵接检测传感器,当为了吸附部件而使所述吸嘴下降时,检测下降的吸嘴与部件之间的抵接情况;控制单元,对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负压供应单元进行控制,其中,在吸附第一个部件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吸嘴抵接于部件时由所述抵接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抵接的时间点存储为抵接时间点,并在吸附下一个部件时,根据所存储的抵接时间点来设定所述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开始时间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用于向基板上贴装IC芯片等部件(电子部件)的表面贴装机上使用的部件吸附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表面贴装机的以如下方式构成:使部件吸附头向部件供应部的上方移动,并在那里使部件吸附头所配备的吸嘴做下降、上升运动而以真空吸附方式将部件拾取于下端部,接下来使部件吸附头向基板上方移动后,再次使吸嘴在基板的上方执行下降、上升操作,从而把部件贴装在基板的预定坐标位置。
在这种部件吸附头中,利用吸嘴的部件真空吸附通过对吸嘴供应负压而实现,具体而言,通过负压供应单元的工作来实现。在此,即使负压供应单元通过阀门的转换等来开始其操作(向吸嘴供应负压的操作),如果要供应吸附部件所需的预定的负压(例如85kPa左右),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例如18ms左右,以下称为“负压准备时间”)。因此,如果在吸嘴抵接(接触)于部件的时间点上开始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则需要再等待与负压准备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因此会增加空耗工时。
因此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8-298395号中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技术:相对于吸嘴的位置确定在适当的部件吸附位置的时间点,以提前了与前述负压准备时间一样长的时间的时间点启动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即,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8-298395号旨在通过控制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开始时间来缩短与负压准备时间相当的空耗工时。
但是,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8-298395号中,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开始时间点是基于吸嘴定位到部件吸附适宜位置的时间点来设定的。这种吸嘴定位到适合吸附部件的位置的时间点换句话说就是吸嘴抵接到部件的计算时间点,其与吸嘴实际上抵接到部件的时间点之间往往存在偏差。例如,当部件供应部中的部件的实际上表面高度不同于计算设定值时,计算抵接时间点与实际抵接时间点之间存在偏差。
另外,如果要获得计算抵接时间点,则在部件的设计中需要输入上表面高度等各种设计值,但是其输入工作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可能会发生人为误差引起的输入错误。于是,计算的抵接时间点和实际抵接时间点当然会有偏差。
上述的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8-298395号中,如果计算抵接时间点和实际抵接时间点之间存在偏差,则有可能发生部件的吸附错误等问题。即,如果计算抵接时间点比实际抵接时间点晚,则吸嘴会在上述的负压准备时间经过之前抵接到部件,因此可能会因吸附力的不足而导致吸附错误,而且如果在抵接之后等待负压准备时间的度过,则会导致空耗工时的增加。另外,如果计算抵接时间点比实际抵接时间点早,则在吸嘴抵接到部件之前就会受到吸附力的作用,因此有可能发生部件因失误而在抵接之前被吸附而导致吸附错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吸附头及利用此的部件吸附方法,以在通过吸嘴来真空吸附部件的部件吸附头中缩短吸附部件的空耗工时并可靠地吸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部件吸附头,包括:吸嘴,从部件供应部吸附部件;升降单元,使所述吸嘴升降;负压供应单元,供应用于使所述吸嘴吸附部件的负压;抵接检测传感器,当为了吸附部件而使所述吸嘴下降时,检测下降的吸嘴与部件的抵接情况;控制单元,对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负压供应单元进行控制,其中,在吸附第一个部件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吸嘴抵接于部件时由所述抵接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抵接的时间点存储为抵接时间点,并在吸附下一个部件时,根据所存储的抵接时间点来设定所述负压供应单元的操作开始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未经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