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发式气液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7693.X | 申请日: | 2015-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式气液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蒸发式气液分离装置,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加热方式分离液体中气体的蒸发式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湿式络合吸收法是烟气脱硝技术新的研究进展。1993年,在美国能源部资助下,Benson等在Dravo石灰公司进行了Fe(Ⅱ)EDTA同时脱硫脱硝的中试研究,吸收剂为6%的氧化镁增强石灰,脱硫率为99%,脱硝率大于60%。
Fe(Ⅱ)EDTA中文全称是“乙二胺四乙酸亚铁”,是一种螯合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中文名称是“一氧化氮”,烟气中的NO与Fe(Ⅱ)EDTA反应生成Fe(Ⅱ)EDTA(NO),中文全称是“亚硝酰亚铁螯合物”。Fe(Ⅱ)EDTA(NO)可以用蒸汽加热等办法解吸出高浓度的NO,同时还原成Fe(Ⅱ)EDTA。
目前,湿式络合吸收法还没有进行工业化应用,上述的中试研究中,是烟气在脱硫的同时进行脱硝。湿式络合吸收法的另外一种工艺发展方向是,烟气在脱硫之后进行脱硝。该脱硝工艺需要一种用蒸汽加热Fe(Ⅱ)EDTA(NO),解吸出高浓度的NO,Fe(Ⅱ)EDTA(NO)还原成Fe(Ⅱ)EDTA,同时把液体状态的Fe(Ⅱ)EDTA和气体状态的NO分离出来的气液分离装置。
目前,普通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及其分离方法有许多种,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满足该湿式络合吸收法脱硝工艺需求的气液分离装置的技术条件。
容积式热交换器是在容器罐体内安装蒸汽盘管,冷水由进水管流入容器罐体内,冷水被蒸汽盘管内流动的蒸汽加热成热水后,热水从出水管排出容器罐体。普通容积式热交换器在容器罐体上端增加排气管,经过改造后的容积式热交换器可以作为气液分离装置。只是Fe(Ⅱ)EDTA(NO)从进水管进入容器罐体内,一部分Fe(Ⅱ)EDTA(NO)被加热解吸出高浓度的NO后还原成Fe(Ⅱ)EDTA,Fe(Ⅱ)EDTA会与另外一部分Fe(Ⅱ)EDTA(NO)混合在一起从出水管排出容器罐体,导致加热Fe(Ⅱ)EDTA(NO)解吸出高浓度NO的气液分离效率很低。
除了上述脱硝工艺之外,许多涉及气液分离的生产工艺也需要一种高效率的采用加热方式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例如,用于锅炉给水的脱氧水生产工艺,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生产工艺,中草药萃取的生产工艺,生物质有机废弃物废水热解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普通气液分离器不能满足湿式络合吸收法脱硝工艺技术条件的缺陷,提供适用于湿式络合吸收法脱硝工艺的,一种高效率的采用加热方式进行气液分离的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总的特征是一种蒸发式气液分离装置主要由上封头部件、罐体部件、下封头部件、蒸发渠道部件、加热盘管部件组成。上封头部件安装在罐体部件上端,下封头部件安装在罐体部件下端,加热盘管部件与蒸发渠道部件连接在一起,并且加热盘管部件位于蒸发渠道部件内腔,加热盘管部件和蒸发渠道部件安装在罐体部件内。
罐体部件从下至上依次由罐体法兰一、罐体筒体、罐体法兰二焊接在一起,罐体筒体呈圆筒形,罐体筒体下端侧表面焊接有热媒出口管,罐体筒体上端侧表面焊接有热媒入口管和工作液入口管。热媒出口管的一端有法兰,热媒出口管有法兰的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外侧,热媒出口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内侧。热媒入口管的一端有法兰,热媒入口管有法兰的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外侧,热媒入口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内侧。罐体筒体径向内侧表面焊接有若干个渠道支架,渠道支架采用角钢或者槽钢。
工作液入口管的一端有法兰,工作液入口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和弯头与若干个工作液支管连接在一起,工作液入口管另一端的工作液支管分别是工作液支管一、工作液支管二、工作液支管三,工作液入口管有法兰的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外侧,工作液入口管的另一端位于罐体筒体的径向内侧。
上封头部件从下至上依次由封头法兰二、封头筒体二、椭圆封头二、排气管焊接在一起,封头筒体二呈圆筒形,排气管的一端有法兰,排气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椭圆封头二的上端表面。
下封头部件从上至下依次由封头法兰一、封头筒体一、椭圆封头一、排液管焊接在一起,封头筒体一呈圆筒形,排液管的一端有法兰,排液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椭圆封头一的下端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7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