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39600.7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平;黄洁莹;叶怀宇;梁润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么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模块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发出可见光且连接于基板(1)上的独置发光二极管芯片(3)和至少1颗连接于基板(1)上的发光单元(2),或至少2颗连接于基板(1)上的发光单元(2);
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用于发出可见光的内置发光二极管芯片(2-1)和一层能够被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可见光激发的光转换层(2-2);
所有的发光单元(2)中至少有一颗的光转换层(2-2)为红色转换层;该红色转换层被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的可见光激发后,发射光谱主波长为600-67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2-2)的基体材料的光折射率为1.35-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2-2)的基体材料贴合在所述内置发光二极管芯片(2-1)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置发光二极管芯片(3)或内置发光二极管发出主波长为440-470nm的蓝光,并且其中一个发光单元(2)的光转换层(2-2)为黄绿色转换层,所述黄绿色转换层吸收部分蓝光并激发出黄绿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绿色转换层包括黄绿色荧光粉,所述黄绿色荧光粉的成分为石榴石型荧光体、氮氧化物荧光体或铝酸盐荧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2-2)的基体材料为透明树脂,透明树脂的成分为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转换层包括红色荧光粉,所述红色荧光粉的成分为氮化物荧光体和/或硫化物荧光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红色荧光粉和红色转换层的基体材料的重量比为5-70:30-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转换层的激发波长范围为200-610nm,发射光谱主波长为600-670nm,所述黄绿色转换层的激发波长范围为200-490nm,发射光谱主波长为520-575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红色转换层的发射波长大于其他光转换层(2-2)的发射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么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么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96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