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1482.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4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邹宗海;潘咸峰;刘婷婷;黄斌;王建娜;解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碱液 生化处理 工程菌 再生装置 胺液 臭氧催化氧化 电解催化氧化 硫化物 回收利用 技术效果 均质调节 深度处理 絮凝沉降 资源回收 氨氮 出水 好氧 厌氧 达标 | ||
1.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分为资源回收板块、工程菌生化处理板块和深度处理板块,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资源回收板块:
步骤1—均质调节:废碱液进入调节池(1)后,通入CO2气体,使pH值为8~9;
步骤2—电解催化氧化:经过均质调节后的废水进入电解反应池(2),其以Co-活性炭复合电极为阳极,不锈钢电极为阴极,电解经20~30分钟的反应后,对电极阳极和阴极进行切换,反应5~15秒钟后,再将电极阳极和阴极进行切换,如此循环运行;
步骤3—絮凝沉降:废碱液经电解催化氧化后,自电极脱落的单质硫随出水进入第一沉淀池(3),在池底富集后,自第一沉淀池(3)底部排放口对单质硫进行回收;所用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浓度为5ppm,其加入量基于进入第一沉淀池(3)出水量为0.5mL/L,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浓度为30%,其加入量基于进入第一沉淀池(3)出水量为1mL/L;
(2)工程菌生化处理板块:
步骤4—厌氧工程菌生化处理:将步骤3的出水与稀释水混合,进入厌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4),经厌氧处理后,出水进入第二沉淀池(5),第二沉淀池(5)上清液进入后续第一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6),底部污泥回流至厌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4);
步骤5—好氧工程菌生化处理:第二沉淀池(5)上清液经第一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6)进行生化处理之后,污水进入第二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7),第二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7)的出水进入第三沉淀池(8),第三沉淀池(8)的污泥回流至第一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6),上清液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9);
(3)深度处理板块:
步骤6—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第三沉淀池(8)的上清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臭氧催化氧化,随后流出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解反应池(2)的电流密度为4.0mA/cm2~6.0mA/cm2、极板间距为3cm~5cm、水力停留时间为0.5h~1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步骤3的出水与稀释水按照1:9的比例混合,进入厌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4),污水停留时间为40h,反应池温度为38℃~40℃,污泥浓度为8000mg/L~10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启动阶段,对厌氧工程菌进行驯化,此时稀释水为污水厂生化出水;当装置稳定运行后,稀释水为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9)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置启动阶段,将步骤3的出水与污水厂生化出水按照1:20的比例混合,进行厌氧工程菌的驯化,经2周~3周后,按照1:18、1:15、1:10的比例逐步提高,每个比例驯化时间分别控制在2周~3周,直至厌氧生化出水COD不再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6)的控制参数为:池中污水pH值在7~8之间,溶解氧控制范围为4mg/L~6mg/L,反应池温度为30~35℃,水力停留时间为80h,污泥浓度为4000mg/L~6000mg/L;第二好氧工程菌生化反应池(7)的控制参数为池中污水pH值在7~8之间,溶解氧控制范围为3mg/L~5mg/L,反应池温度为30~35℃,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污泥浓度为5000mg/L~6000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胺液再生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第三沉淀池(8)上清液自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9)底部流入,流经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臭氧催化氧化,随后自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9)顶部流出;所述催化剂均匀分布在反应器中,其活性组分包含Mn/Fe,载体为氧化铝;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控制参数为:臭氧浓度为20-5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14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