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3471.9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恩良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免疫 检测 集成 试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包括一可预先固相化的微孔杯(10),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样品过滤装置(20),样品过滤装置(20)包括一与微孔杯(10)杯口拆装配合的套接件(21),一固定在套接件(21)上的塑料制样品滤杯(22)悬置在微孔杯(10)内的上半部,样品滤杯(22)的杯腔(221)底面(222)上固定有自上而下由样品滤膜(231)和标记物膜(232)层叠构成的一结合膜(23);
待测物通过样品过滤装置(20)初始反应后滴入预先固相的微孔杯(10)再反应得到发光免疫检测用目标物反应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件(21)的形状为与微孔杯(10)杯口外壁套合的环状,样品滤杯(22)设置在套接件(21)环心部,样品滤杯(22)外壁与套接件(21)之间通过相间隔的若干隔梁(211)连接固定,相邻隔梁(211)的间隔空间(212)连通微孔杯(10)杯口内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过滤装置(20)中还包括一顶压固定结合膜(23)边沿的卡环(24),套入样品滤杯(22)杯腔(221)内的卡环(24)把结合膜(23)压紧在杯腔(221)的底面(222)上;样品滤杯(22)底面(222)下设有连通样品滤杯(22)杯腔(221)内外的滴液管(2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杯(10)的微孔孔腔由上部一圆通孔(11)和下部一具有增加向上投照和反射聚光面积的侧环壁(121)的杯孔(12)连接构成,所述杯孔(12)的底面(122)和/或侧环壁(121)上凸出地设置有增加向上投照和反射聚光面积的反光体(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孔(12)为倒圆台孔、喇叭形孔、倒球带孔或倒圆梯台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体(30)一体成型固定在杯孔(12)的底面(122)上,该反光体(30)可把光线反射到杯孔(12)的侧环面(121)上,所述的反光体(30)为一球缺(31)、圆锥(32)、圆台(33)、棱锥(34)或棱台(3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孔(12)侧环壁(121)上一体成型有若干所述的反光体(30),所述的反光体(30)为底面与杯孔(12)底面(122)连接的四面体(3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杯(10)的微孔孔腔为一圆孔的通用微孔管(13)。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免疫检测用集成试剂管的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把微孔杯(10)的微孔孔腔固相化,使其与样品滤杯(22)中的标记物膜(232)匹配;
第二步:把样品过滤装置(20)固定在微孔杯(10)杯口;往样品滤杯(22)内加入指定体积的待测物样品,待测物中的细胞颗粒被样品滤膜(231)阻隔于膜上层,水相自样品滤膜(231)孔隙向下渗至标记物膜(232),标记物膜(232)中的标记物被水相溶解并与水相中的待测物在标记物膜(232)内初始结合反应,得到初始反应物;
第三步:通过气体正压或负压使样品滤杯(22)中的初始反应物流入微孔杯(10)内壁上的固相物结合反应,即使初始反应物中的非细胞成份及标记物进入微孔杯(10)内的固相区域参与反应后;形成固相-待测分子-标记物反应链,即得到发光免疫检测用目标物;
第四步:把样品过滤装置(20)从微孔杯(10)上拔出、抛弃;
第五步:洗涤微孔杯(10)的微孔孔腔,自微孔孔腔开口向内持续不断注入洗液,并用负压装置连续抽吸,充分洗涤,使未反应成分被抽吸出微孔杯(10);
第六步:微孔杯(10)洗涤完成后,向微孔杯(10)内加入一定体积的发光底物液,形成发光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测定发光强度,并由储存的校准品曲线计算对应待测物浓度和报告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恩良,未经徐恩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34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布机的回综弹簧挂角结合件
- 下一篇:阵列式多维液相色谱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