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1859.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五星;黄浩华;王雅楠;万明辉;王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静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切换 模式 生物 反应 处理 污水 方法 | ||
1.一种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的生物反应池包含两个镜像布置的结构相同的反应池;每个反应池均包含好氧区,以及由若干格厌/缺氧池构成的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包含好氧池(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其厌/缺氧区与另一个反应池的厌/缺氧区相邻并平行设置;所述的好氧区设置在厌/缺氧区的外侧,在所述厌/缺氧区与好氧区中间设有隔墙,隔墙的上端设置混合液回流渠道(14),在混合液回流渠道(14)靠厌/缺氧区处的侧壁设置混合液流入口,在混合液流入口处设置混合液回流堰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缺氧区为长条形,其内设有隔墙,将厌/缺氧区沿长边等分成8格方形的厌/缺氧池,每个厌/缺氧池内分别设置立式涡轮搅拌器;相邻的厌/缺氧池之间的隔墙上设有过水孔,相邻隔墙上的过水孔分别靠一侧长边和另一侧长边设置,使厌/缺氧区内的水流能够以“S”形流动;所述的厌/缺氧池能够分别作为厌氧池或缺氧池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缺氧区,其与好氧区之间的混合液回流渠道(14)上分别在第一格厌/缺氧池(1)、第二格厌/缺氧池(2)、第三格厌/缺氧池(3)和第五格厌/缺氧池(5)处设置调节堰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缺氧区与另一个反应池的厌/缺氧区之间设有隔墙,隔墙顶部设有1条进水渠道(16),并在进水渠道(16)靠第一格厌/缺氧池(1)的一端设置进水井,进水井能够与设置在生物反应池外侧的进水管道相连;所述进水渠道(16)两侧的侧壁上,在对应每个厌/缺氧池处分别设置进水孔,进水孔处设置进水堰门;所述进水渠道(16)在第一格厌/缺氧池(1)、第二格厌/缺氧池(2)、第五格厌/缺氧池(5)以及第八格厌/缺氧池(8)处分别设置调节堰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格厌/缺氧池(1)内设有进泥孔,能够与设置在生物反应池外侧设置的污泥回流井(13)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井(13)与来自二沉池的污泥回流管道相连;在第一格厌/缺氧池(1)与污泥回流井(13)之间设有污泥外回流堰门(2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包含两条平行的渠道,所述渠道的长度与厌/缺氧区的长度相同,在好氧区的两条渠道之间设有隔墙,隔墙顶端设有空气管廊(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其靠近厌/缺氧区的一条渠道的一端与厌/缺氧区的第八格厌/缺氧池(8)连接,该渠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条渠道的一端连接,好氧区靠外侧的末端设有出水井(12),出水井(12)与设置在生物反应池外侧的出水管相连;在好氧区靠外侧的末端还设有混合液提升泵井(11),混合液提升泵井(11)与混合液回流渠道(14)共壁并在壁上设置出水孔,连通混合液提升泵井(11)与混合液回流渠道(14);混合液提升泵井(11)中设有内回流污泥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包含交替段(9)与好氧池(10),好氧区与厌/缺氧区连接的一条渠道的初始段设为交替段(9),交替段(9)内设有潜水搅拌器;所述交替段(9)的容积占整个好氧区的1/7,所述交替段(9)由隔墙分为若干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能切换模式的生物反应池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区交替段(9),其与厌/缺氧区的第八格厌/缺氧池(8)之间的隔墙下端设有过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18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