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盐稀态酱油的酿造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53622.9 申请日: 2015-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5166844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付彩霞;李军鹏;赵述淼;梁建明;余红波;邹涛;王应喜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38 分类号: A23L1/238
代理公司: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成钢
地址: 443300 湖北省宜昌***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盐稀态 酱油 酿造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盐稀态酱油的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酱油是一种传统液体调味品,也叫豉油,主要是由大豆、豆粕、小麦、淀粉、麸皮、食盐等经过制曲、发酵等过程酿制而成。调味品酱油已被广泛使用,其生产厂家多位于亚洲地区。我国的年产量已超过500万吨,人均消费3.7kg,但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低。欧美地区多喜欢日本的高盐稀态酱油,因此我国酱油面临着很大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是主要产品,虽然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也有生产,但因压榨成本高,发酵周期长而不被生产厂家所亲睐,高档酱油还不到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酱油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酱油企业生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平品质酱油的生产和销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酱油酿造方法分为低盐固态高温发酵和高盐稀态低温发酵两种,前者酶解迅速,周期短,形成的风味物质少,酱油品质差,后者提高盐度,抑制杂菌污染,发酵周期长,风味较好,但压榨耗时。此两种方法微生物单一,酶系单调,原料利用率不高。与酱油酿造有关专利有很多:专利CN1252952介绍了低盐固态酱油的酿造方法;专利CN102077978A介绍了米曲霉制曲,发酵后期添加耐盐酵母以增加风味的酱油酿造工艺;专利CN102318813A介绍了一种对发酵后大豆进行复合酶解,产物再调配的一种生产工艺;专利CN103039944A介绍了高盐稀态酱油的酿造方法。但是对发酵原料的改进研究较少,这也是提高酱油风味品质,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为探索一种中盐稀态酱油的酿造工艺,增加风味物质,以提高酱油品质,同时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缩短过滤时间,降低酱油的生产成本。

一种中盐稀态酱油,所述中盐稀态酱油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豆粕45-65份、麸皮30-42份、甘蔗渣2-20份、玉米秸秆渣0.0001-8份,乳酸菌菌液0.001-0.009份,酵母菌菌液0.001-0.009份,米曲霉3.0420.0001-0.008份,黑曲霉3.3500.0001-0.008份;

所述酵母菌菌液浓度为2.5×107-4.5×107CFU/mL;

所述乳酸菌菌液浓度为1.0×108-3.0×108CFU/mL;

所述米曲霉3.042孢子数为1.5×107-3×107个/g干曲;

所述黑曲霉3.350孢子数为0.1×107-1×107个/g干曲。

所述中盐稀态酱油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豆粕50-57份、麸皮33-38份、甘蔗渣4-16份、玉米秸秆渣0.001-5份,乳酸菌菌液0.003-0.006份,酵母菌菌液0.003-0.007份,米曲霉3.0420.001-0.005份,黑曲霉3.3500.001-0.005份;

所述酵母菌菌液浓度为3.0×107-4.0×107CFU/mL;

所述乳酸菌菌液浓度为1.2×108-2.0×108CFU/mL;

所述米曲霉3.042孢子数为2×107-2.5×107个/g干曲;

所述黑曲霉3.350孢子数为0.3×107-0.8×107个/g干曲。

所述黑曲霉3.350置于酪蛋白合成培养基液态培养6-8h。

一种中盐稀态酱油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豆粕用65-80℃水浸润,与麸皮、甘蔗渣、玉米秸秆渣混匀后灭菌,冷却至30-36℃,得到物料1;

2)多菌种制曲1:将物料1接种米曲霉3.042,接种后进行第一次制曲,第一次制曲时间9-13h,得到物料2;

3)多菌种制曲2:对物料2进行第一次松曲,同时将液态培养的黑曲霉3.350孢子液均匀喷洒入物料2中,得到物料3;

4)多菌种制曲3:物料3进行第二次制曲18-20h后第二次松曲,再进行第三次制曲24-26h后第三次松曲,再进行第四次制曲36-48h结束,得到物料4;

5)加入盐水:物料4中均匀拌入1-4倍重量比的19-22°Beˊ盐水,得到物料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土老憨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36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