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电热防/除冰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3951.3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华锐睿;李志茂;李革萍;霍西恒;曾飞雄;王向转;杨胜华;徐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15/12 | 分类号: | B64D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徐年康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飞机 电热 除冰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民用飞机防/除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电热防/除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多电/全电飞机、复合材料飞机、绿色/环保民机的设计理念的兴起,民机防/除冰系统技术由传统的热气防/除冰向电热防/除冰发展。
然而,目前电热防/除冰系统通常采用对加热区域持续供电加热的控制方式,实现对加热区域防/除冰保护。这种控制方案不能根据防护区域实时的温度情况,控制供电功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飞机耗电量的增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合理的电热防/除冰控制方法,在达到防/除冰效果的同时,降低飞机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设计合理的机翼电热防/除冰方案,实现预定防/除冰功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工作时对瞬时最大供电功率的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固定翼飞机的电热防/除冰控制方法包括:将机翼前缘的各个缝翼沿翼展方向划分为多个加热区;在每个所述加热区内从缝翼的外侧向内侧布置多个加热元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区依次循环加热;控制所述多个加热区内的所述加热元件的工作时序实现错时加热,使各个加热区加热均匀。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针对机翼前缘的一部分缝翼实现所述错时加热。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机上电源配给,控制每个所述加热区内的所述多个加热元件的供电占空比。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每个缝翼上布置有温度传感器来实时反馈监测温度,并与目标温度值进行对比,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监测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提高所述加热元件的供电占空比;当监测温度与目标温度接近时,降低所述加热元件的供电占空比。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结冰探测器反馈的外界结冰强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的供给。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加热区的加热时间为固定值。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元件为加热垫。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电热防/除冰技术,提出一种优化的固定翼飞机的电热防/除冰控制方法,将每个缝翼对应的加热区进行区域划分,对加热区内的加热元件(加热垫)错时加热,可根据机上电源配给按一定的占空比进行供电加热,同时可对前缘缝翼温度进行监控进而调整加热元件的供电占空比,此外还可根据划分区域用电量的大小,合理分配各区域供电,达到降低供电功率的峰值的目的。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达到防/除冰目的的同时,能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提高飞机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详细说明来更好地理解。附图中:
图1为飞机机翼前缘的缝翼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各个缝翼的加热区及其加热元件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缝翼的加热区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4a为图1中一部分缝翼的加热元件的第一工作模式示意图,示出了顺时加热方式;
图4b为图1中另一部分缝翼的加热元件的第一工作模式示意图,示出了错时加热方式;
图5a为图1中一部分缝翼的加热元件的第二工作模式示意图,示出了顺时加热方式;
图5b为图1中另一部分缝翼的加热元件的第二工作模式示意图,示出了错时加热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例示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飞机机翼前缘的左侧缝翼依次划分为S1、S2、S3、S4、S5、S6,右侧缝翼依次划分为S7、S8、S9、S10、S11、S12。在进行电热防/除冰控制时,拟对左侧标记为S2、S3、S4、S5的缝翼,右侧标记为S8、S9、S10、S11的缝翼进行防/除冰保护。
根据本发明,如图2所示,机翼前缘的各个缝翼沿翼展方向划分为多个加热区,本实施例中以标记为S2的缝翼为例,示例性示出三个加热区。第一加热区Z1、第二加热区Z2和第三加热区Z3内分别从缝翼的外侧向内侧布置多个加热元件,如加热垫,以实现电量的精确供给。其中,第一加热区Z1中示例性示出三个加热垫,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加热垫M1a、第二加热垫M1b和第三加热垫M1c;第二加热区Z2中类似地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加热垫M2a、第二加热垫M2b和第三加热垫M2c;第三加热区Z3中类似地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加热垫M3a、第二加热垫M3b和第三加热垫M3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3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飞机机翼智能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电动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