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固态发酵生产浓香型白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55360.X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冬光;李维;刘芳志;张翠英;陈叶福;郭学武;杜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栗华楠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固态 发酵 生产 浓香 白酒 方法 | ||
1.一种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包括原料粉碎、液化糊化、加曲、分醪发酵、混合发酵和蒸馏步骤,所述分醪发酵步骤为:加曲后的醪液按比例分成两份进行发酵,第一份醪液接高产酯酿酒酵母菌培养液发酵,接种量为1-3%,27-33℃发酵培养20-30h;第二份醪液接乳酸菌培养液,接种量为0.5-2%,33-39℃发酵培养20-30h;
所述混合发酵步骤为:将上述两份发酵醪液混合后发酵,控制温度30~35℃,发酵20-30h;接己酸菌培养液2-4%,控制品温28~35℃,发酵3~5天,总发酵周期为5~7天,酒精度达10%左右,发酵结束;
所述高产酯酿酒酵母菌为CGMCC No.5635,或CGMCC No. 4350;
所述乳酸菌为CICC6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所述分醪发酵方法为:
将加曲后的醪液按比例分成两份进行发酵,第一份醪液接高产酯酿酒酵母菌培养液,接种量为2%,30℃发酵培养24h;第二份醪液接乳酸菌培养液,接种量为1%,37℃发酵培养24h;加曲后的醪液的分配比例为1:0.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混合发酵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后第一份醪液和第二份醪液混合进入第二阶段发酵,控制温度30~35℃,发酵24h,接己酸菌培养液3%,控制品温28~35℃,总发酵周期为5~7天,酒精度达10%左右,发酵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所述蒸馏方法如下:
发酵醪加适量水稀释至酒度9%左右,再加入上次蒸馏的酒尾,加热开始蒸馏,视酒质情况取初馏酒头1~2%;继续蒸馏接酒,一直到混合酒液的酒精含量为63%左右,此为基酒;以后即为酒尾,单独接取,酒尾的大部分掺入下次蒸馏,少部分用于勾兑成品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分醪发酵方法为:将加曲后的醪液按5︰5比例分成两份进行第一阶段发酵,第一份醪液接高产酯酿酒酵母菌培养液,接种量为2%,30℃发酵培养24h;第二份醪液接乳酸菌培养液,接种量为1%,37℃发酵培养24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混合发酵方法为:将发酵后的第一份醪液和第二份醪液混合进入第二阶段发酵,控制温度30~35℃,发酵24h,接己酸菌培养液3%,控制品温28~35℃,总发酵周期为5~7天。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分醪发酵方法为:
将加曲后的醪液按发酵1︰发酵2=4︰6、5︰5或6︰4的比例分成两份进行第一阶段发酵,发酵1接高产酯酿酒酵母菌培养液,接种量为2%,30℃发酵培养24h;发酵2接乳酸菌培养液,接种量为1%,37℃发酵培养24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混合发酵方法为:将发酵后的第一份醪液和第二份醪液混合进入第二阶段发酵,控制温度30~35℃,发酵24h,接己酸菌培养液3%,控制品温28~35℃,总发酵周期为6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3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