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下拉定向生长异型近器件倍频晶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5805.4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陶绪堂;原东升;贾志泰;李阳;高泽亮;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C30B29/2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拉 定向 生长 异型 器件 倍频 晶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下拉定向生长异型近器件倍频晶体的方法,通过计算和定向,切出特定位相匹配方向籽晶,采用电磁感应或电阻加热的方式熔化原料,熔体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由籽晶牵引实现晶体的微下拉定向生长。相比传统提拉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晶体的定向生长,并通过设计坩埚可以实现近器件尺寸的晶体生长。对于微下拉定向生长的倍频晶体器件,在后续器件加工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节约加工时间并节省原料,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下拉定向生长异型近器件倍频晶体的方法,并可设计和实现不同外形晶体器件的低成本制作,属于晶体生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晶体器件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持续牵引,人工晶体制备技术也经历着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对于非线性激光晶体的倍频器件,一般需要从体块单晶中定向和加工形成。即沿着晶体的结晶学方向进行大尺寸单晶的生长,然后借助X射线衍射和相关计算得出目标取向,定向确定出最佳倍频方向直至加工形成器件。整个周期较长,且加工和反复定向复杂,而且最终产品精度受加工误差积累的影响较大;同时,晶体生长的结晶学轴与最佳倍频方向一般偏离较大,因此沿着倍频方向加工器件,使得最终晶体的整体利用率偏低。
微下拉(micro-pulling-down,μ-PD)单晶生长技术,属于一种熔体法拉晶手段,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其中micro表示坩埚底部采用的微通道(micro-channel/nozzle)技术,它们的孔径大约在0.5~2mm左右,是晶体生长过程中熔体传输的通道;pulling-down即晶体的生长是被向下牵引,这与通常的提拉法等熔体生长方法存在显著区别。国际上对于此技术的开发主要面向激光和闪烁领域,例如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等的众多研究机构已经在激光单晶光纤、闪烁晶体以及压电晶体等领域展开了相关研究。而国内目前只有山东大学在进行该技术的相关研究,包括设备研发和晶体生长(人工晶体学报,2014,43,1317-1322)。
微下拉技术在籽晶定向结晶和微重力牵引的双重作用下,相比传统提拉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晶体的定向生长;此外,通过使用不同喷嘴形状的坩埚,可以实现晶体(截面)形状的设计与可控生长,制作近器件尺寸的棒状、板条等等的异型晶体器件。更重要的是,对于微下拉定向生长的倍频晶体器件,在后续器件加工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节约加工时间并节省原料,降低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下拉定向生长异型近器件倍频晶体的方法,以非线性系数较大的方向样品作为籽晶,通过微下拉法实现晶体定向生长,与现有熔体生长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实现晶体的良好可控定向生长,并制作近器件尺寸的异型晶体。达到节约加工时间,节省原料及减少加工费用的技术效果。
术语说明:按本领域的习惯,通常微下拉简写为μ-PD。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材料TbCa4O(BO3)3晶体简写为TbCOB。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下拉定向生长异型近器件倍频晶体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计算出目标晶体的非线性系数空间分布,得出非线性系数较大的方向;根据实际应用找到特定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方向,通过X射线衍射定向并切出相应的位相匹配方向的籽晶;
(2)将籽晶竖直固定在籽晶杆末端;
(3)根据目标晶体的反应化学计量比,配制反应组成物,经过烧结得到纯相多晶料;或者直接采用已经生长好的单晶作为原料,放入μ-PD坩埚中;
(4)将μ-PD坩埚置于加热炉内,抽真空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电磁感应或电阻方式加热至原料熔化,过热保温0.5-3小时,得到均匀的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