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1391.6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贾利红;曾超;屈锐敏;李丹权;魏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秦华云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一体机 结构 及其 制备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眼3D产品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屏幕裸眼3D广告机已逐步摆脱电脑主机的束缚,向智能板卡一体机的方向发展。裸眼3D一体机的问世,将裸眼3D产品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进而也对裸眼3D整机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裸眼3D整机的结构主要包括裸眼3D模组、集成板卡和外框等三大部分。鉴于裸眼3D技术的特殊性,目前裸眼3D整机的结构主要采用三部分离式结构,即将裸眼3D整机的这三个部分分别加工完成,再进行最终的组装。这种结构目前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外框与裸眼3D模组组装时采用的包裹式结构,外观美观度不够;二是由于裸眼3D模组中光栅与屏幕像素点的匹配度会对最终的裸眼3D成像有很大的影响,故对匹配成功后的模组的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而以上采用的结构则在机器进行搬运过程中对模组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
由此可知,鉴于裸眼3D技术的独特性,目前现有的裸眼3D整机的结构仍在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方法,在调整了对位主体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裸眼3D整机结构,该结构的提出完全可以将目前仍停留在工业级模型的裸眼3D整机完全逼近于现有的2D广告机结构,打破了由于裸眼3D模组的特殊工艺带给结构的局限性;同时,该结构的提出也解决了裸眼3D整机的另一个高要求,即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包括外框、光栅、固化胶、玻璃基板和集成板卡,光栅的一侧通过固化胶与所述玻璃基板连接,所述玻璃基板的边缘贴合于外框上;所述外框整体呈“U”字形凹槽,在外框的凹槽内安装液晶模组和所述集成板卡,所述光栅朝向外框的凹槽一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所述玻璃基板的整体尺寸大于光栅的整体尺寸,光栅与玻璃基板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并且光栅与玻璃基板采用非全贴合方式贴合。
一种大屏裸眼3D一体机结构的制备工艺方法,其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A:切割玻璃基板,其宽度大于液晶模组的宽度;
步骤B:光栅贴合,光栅与玻璃基板采用非全贴合技术进行贴合,在贴合过程中保证无杂质、黑点、白点、气泡缺陷以及折痕、斑纹、水印缺陷;
步骤C:将贴有光栅的玻璃基板与外框进行贴合;
步骤D:对位,首先让玻璃基板固定,然后通过液晶模组微调校正的方式进行像素点对位;
步骤E:组装,将校正好的液晶模组进行最终的固定,然后将外框、液晶模组、玻璃基板和集成板卡进行最终的组装成型。
根据上述制备工艺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的制备工艺方法如下:
步骤A:玻璃基板切割,根据大屏裸眼3D一体机液晶面板的尺寸以及边框外边缘的尺寸,确定玻璃基板切割的尺寸,切割后需进行四周磨边并导安全角;
步骤B:光栅贴合,光栅贴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b1.裁剪面积,根据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大小确认光栅裁剪的大小;
b2.裁剪倾角,根据大屏裸眼3D一体机液晶面板的像素结构及最佳观看距离的设定参数,通过计算并确认光栅裁剪的倾斜角度;
b3.用专用刀具对光栅进行切割;
b4.贴合,利用专用的固化胶,将光栅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在贴合过程中保证无杂质、黑点、白点、气泡缺陷以及折痕、斑纹、水印缺陷;如贴合后的产品不满足具体的检验判定指标,则判定该产品为废品,需报废重新返回步骤A;
步骤C:基板固定,将贴有光栅的玻璃基板与外框进行紧密贴合;
步骤D:对位,对位分为机械对位与软件校准两个部分
d1.机械对位,采用玻璃基板固定,液晶模组微调的方式进行像素点的校准,一直达到显示正确的裸眼3D效果为止,其中玻璃基板与液晶模组的间距保证在80±1mm;
d2.软件校准,通过专用的参数校准软件,对大屏裸眼3D一体机的参数进行微调;
步骤E:组装,按玻璃基板、液晶模组、集成板卡、外框的顺序进行组装固定。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1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报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