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66725.9 申请日: 2015-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5200089B 公开(公告)日: 2018-09-11
发明(设计)人: 何牧;李斌峰;张喜通;陈剑戈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暨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17/12 分类号: C12P17/12;C12M1/00;C12M1/12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陆明耀;陈忠辉
地址: 222069 江苏省连云港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叔丁氧 羰基 羟基 哌啶 制备 方法 及其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揭示了一种(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酮还原酶酶粉、辅酶混合后加入滤膜反应器中;再将N‑Boc‑3‑哌啶酮、异丙醇于第一反应釜内搅拌溶解,并加入缓冲溶液在30℃下搅拌混合;以上溶液通过流量泵泵入滤膜反应器进行混合反应;滤膜反应器的反应液流经第二反应釜进行后处理;对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萃取、浓缩、结晶,制得(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本发明利用酮还原酶和辅酶的分子量较大,反应底物和产物分子量较小的特点,采用滤膜反应器可简单方便回收套用酮还原酶酶粉和辅酶。通过控制反应液物料运动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还简化了(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生产的后处理工艺;从而大幅降低(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酶膜反应器制备(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的方法。

背景技术

(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该化合物可用于合成一种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卡莫瑞林(Bio.Med.Chem.,2003,11,581-590),选择性地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的抑制剂依鲁替尼(Ibrutinib),天然物质异白刺啉淋胺(Isonitramine)和小果白刺碱(Sibirine)等药物前体(Tetrahedron Lett.,1989,30,2301-2304)。尤其是依鲁替尼已经先后批准用于治疗罕见的侵袭性血癌——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以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作为抗肿瘤适应症获批的4个药物之一,依鲁替尼一上市就在当年获得了5亿美元的销售额。分析人士预计,该药物将在2015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2018年则能达到40亿美元,根据预测,依鲁替尼所有适应症的年销售峰值将会达到大约50亿美元。因此可以预见(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生产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以消旋体的拆分为关键技术,如WO2004064730报道以手性樟脑磺酸为拆分试剂,WO2004072086报道以性酒石酸衍生物为拆 分试剂。手性拆分收率难以达到30%,底物的水溶性大无法回收,生产成本很高。

第二种方法为全合成方法,比较典型的如文献Helvetica ChimicaActa,2014,97(11),1507-1515。由于全合成步骤均较长,总体收率低,所用的试剂价格昂贵,更没有进展优势。

由于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现在制备(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的方法普遍转为生化催化还原的方法。最早进行该方法尝试的报道发表于Organic Letters,2009,11(6),1245-1248。该文献中用胡萝卜细胞催化选择还原1-叔丁氧羰基-3-哌啶酮。但该工艺催化剂用量大,后处理困难,成本高,立体选择性差(<95%ee),没有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先后有几家公司开发了用酮还原酶立体选择性还原1-叔丁氧羰基-3-哌啶酮至(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的技术,如WO201319034,CN103571908和CN103276027等。这些方法的合成路线短,立体选择性好,成本相对较低,与原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正在被几家公司采用,迅速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但同时这样的技术也存在缺点,如酮还原酶的用量大且不能回收,生产成本高;后处理麻烦,需要大量硅藻土过滤去除酮还原酶;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如何简便有效的克服这些问题,将有很大的意义;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将在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S)-1-叔丁氧羰基-3-羟基哌啶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暨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暨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