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的开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6795.4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鹏;胡永乐;叶继根;石成方;纪淑红;周新茂;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含水期 开发 地质 产能评价 分布特点 技术界限 监测资料 结果判断 流体物性 有效动用 采收率 独立表 取心井 油水井 压裂 地层 发育 生产 | ||
1.一种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的开发方法,该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表外储层的地质、生产和取心井监测资料,明确表外储层的地质发育特征、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以及表外储层的水洗特征;
基于上述结果判断所述表外储层是否满足独立开发的条件;
选择具有独立开发条件的表外储层,根据表内储层以及表外储层的分布特点,以油水井钻遇的成层型独立表外储层为对象,确定所述表外储层的开发方式;所述表外储层的开发方式包括以井对为单元的以油定水和以水定油开发模式;
根据压裂工艺、地层和流体物性,建立表外储层独立开发的产能评价模型,提出相应的技术界限,以确定的表外储层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完成所述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的开发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表外储层的地质、生产和取心井监测资料包括表外储层的地质资料、生产资料和取心井监测资料;
其中,地质资料包括沉积相图、连井剖面图;生产资料包括试验区单井和独立开发试验区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取心井监测资料包括钻遇厚度和岩心未水洗厚度统计资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试验区单井和独立开发试验区单井生产动态数据包括试验区单井和独立开发试验区单井的产油量、产水量、产气量、采油强度、含水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表外储层的地质发育特征包括表外储层与表内储层的沉积体系、表外储层与表内储层的接触方式、表外储层的地质储量和表外储层的地质储量的可采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表外储层的动用状况包括纵向平均射孔动用比例和动用层数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表外储层的水洗特征包括表外储层的钻遇厚度、未水洗厚度以及为水洗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判断所述表外储层是否满足独立开发的条件时,具体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当生产状况不够理想、分层压裂工艺日趋成熟、表外储层组合达到一定厚度压裂时,说明上述表外储层具备独立开发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当初期产油量小于1.5t,对厚度小于1m,隔夹层厚度小于1m的表外储层实施分层压裂工艺,进行分层压裂工艺之后,如果表外储层的组合厚度大于6m,说明该表外储层具备独立开发的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技术界限包括技术极限井距、经济极限厚度、采收率与不同表外储层所占厚度比例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发方法,其中,所述表外储层独立开发的产能评价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7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砂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管解堵的脉冲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