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型钛合金整体框锻件的制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2165.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鹏;费跃;朱敏玲;王新南;陈恩亭;尚国强;朱知寿;刘广义;刘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J1/00 | 分类号: | B21J1/00;B21J5/02;B21J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钛合金 整体 锻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大型钛合金整体框锻件的制坯方法。本发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锻件形状和尺寸要求,采用局部镦粗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初始坯料;步骤二,将制备完成的初始坯料在自由锻压机上进行纵向拔长,使坯料的总长度达到最终锻件长度的85%~95%;步骤三,通过自由锻压机下压反复移动的开料板,实现坯料的横向拔长,将坯料宽度尺寸展宽到最终锻件宽度尺寸的70%~80%;步骤四,将坯料置于模锻压机上进行胎模锻,使坯料继续展宽展长,坯料外廓达到锻件外廓尺寸;步骤五,切割去除坯料对应锻件内孔处连皮,得到最终符合要求的坯料。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超大型整体框锻件的坯料生产,具有工艺简单、经济性佳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型钛合金整体框锻件的制坯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钛合金锻件一般是指锻件重量超过50Kg,外廓尺寸在500mm以上的锻件。随着航空器尺寸的增大和结构设计的整体化,出现了重量超过500Kg,外廓尺寸在2000mm以上的超大型锻件。
整体承力框锻件一般具有一个或多个内孔,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锻件形状近似为单孔状的整体承力框,可采用镦饼-冲孔-环轧-自由锻整形的方法进行制坯,但此种制坯方式流程复杂、经济性差、适应性低,同时其制坯方法也根本不适用于多孔、重量超过500Kg、外廓尺寸在2000mm以上的整体框锻件。超大型多孔钛合金承力框一般采用“分段锻造+分段机加+焊接组合”的方法来制造,采用这种焊接组合方法,面临重量、寿命和安全性等诸多技术难题。由于没有可行的制坯方法,整体化的超大型多孔钛合金承力框锻件一直无法进行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经济性佳、批量一致性好的制坯方法,以解决超大型钛合金整体框锻件的坯料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步骤一,根据锻件形状和尺寸要求,采用局部镦粗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备初始坯料;
步骤二,将初始坯料置于Ⅲ类电炉有效区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Tβ-10℃~Tβ-50℃,保温时间为0.4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1.0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将制备完成的初始坯料在自由锻压机上进行纵向拔长,使坯料的总长度达到最终锻件长度的85%~95%,此过程允许多火次完成,热料回炉保温时间为0.2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0.5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坯料置于Ⅲ类电炉有效区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Tβ-10℃~Tβ-50℃,保温时间为0.4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1.0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将长度和宽度尺寸小于锻件最终内孔孔径、高度尺寸为50~150mm的开料板置于加热后的坯料对应锻件内孔位置处,通过自由锻压机下压反复移动的开料板,实现坯料的横向拔长,将坯料宽度尺寸展宽到最终锻件宽度尺寸的70%~80%;此过程允许多火次完成,热料回炉保温时间为0.2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0.5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坯料置于Ⅲ类电炉有效区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Tβ-10℃~Tβ-50℃,保温时间为0.4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1.0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将加热后的坯料置于型腔外廓尺寸与锻件最终外廓尺寸一致,并且各处深度尺寸为锻件最终相应处厚度1.1~1.3倍的制坯模具中,在模锻压机上进行胎模锻,使坯料继续展宽展长,坯料外廓达到锻件外廓尺寸;此过程允许多火次完成,热料回炉保温时间为0.2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0.5min/mm×坯料最大厚度mm;
步骤五,按照锻件尺寸要求切割去除坯料对应锻件内孔处连皮,残留连皮距锻件内孔边缘尺寸为50~200mm,得到最终符合要求的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心型腔模块的锻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带凸缘的孔口的传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