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通孔陶瓷阀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2800.2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霍伟荣;于天来;梁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孔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铝通孔陶瓷阀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氧化铝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气孔率高等特点,在化工、环保、生物、能源、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领域不同对多孔氧化铝陶瓷的性能指标要求也不同。例如作为建筑隔热和耐热材料,要求陶瓷内部的气孔以闭气孔形式存在,闭气孔的存在,使得热传播中的对流减弱,从而降低了其放热效率,同时,由于多孔结构的存在,使得热辐射经过散射、反射和吸附减弱到极限,使得其抗震性能优良、热传导率低而被用于建筑隔热和耐热材料。但作为过滤材料或通气阀的多孔陶瓷对孔径要求较高,除了孔径尺寸及分布均匀性要求外,还要求气孔为通孔。同时,由于多孔陶瓷阀的形状复杂,并需要等净尺寸成型,传统的成型工艺难以满足要求,而凝胶注模成型法是利用有机单体聚合将陶瓷粉料悬浮体原位固化,然后经干燥、排胶、烧结等工艺过程制备形状复杂的近净尺寸陶瓷部件。但现有的技术对通孔气孔率大小、均匀性一致性的控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氧化铝通孔陶瓷阀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制备外形复杂、气孔分布均匀且满足一定机械强度的氧化铝通孔陶瓷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铝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以氧化铝粉、有机单体、交联剂、分散剂、铝粉以及烧结助剂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中,经球磨制得浆料,所述水由氨水调节pH值为8.0~9.0,再向所述浆料中加入引发剂,经成型、干燥、排胶以及烧结过程,制得氧化炉通孔陶瓷阀,其中,氧化铝粉加入量为氧化铝粉与水质量总和的65%~75%,有机单体加入量为氧化铝粉质量的4%~5%,交联剂加入量为有机单体质量的5%~8%,分散剂量加入量为氧化铝粉质量的20%~44%,铝粉加入量为水质量的2%~8%,烧结助剂的加入量为氧化铝粉质量的2.6%~5.2%,引发剂的加入量为浆料体积的0.6%~3.5%。
按照以上方法所述的质量配比,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浆料:取水,使用氨水调节pH值为8.0~9.0,将氧化铝粉、有机单体、交联剂和水混合球磨2~3小时,再加入铝粉和烧结助剂,球磨0.5~1小时后得到悬浮稳定的浆料备用;
(2)成型及干燥:取步骤(1)制得的浆料中,按加入引发剂并混合均匀,采用常规技术注模,注模后在55℃的条件下恒温凝固,1~2小时后脱膜,脱膜后的湿坯在55℃的条件下干燥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初坯;
(3)排胶:以200~300℃/小时的升温速率,将步骤(2)得到的初坯加热至300~400℃,并在300℃的条件下保温1~2小时。
(4)烧结:在步骤(3)的基础上,以300~400℃/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50-1300℃,保温1.5~3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制得氧化铝通孔陶瓷阀烧结体。
以上方法中,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以上方法中,所述有机单体为丙烯酰胺。
以上方法中,所述交联剂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以上方法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其浓度为3mol/L。
以上方法中,所述烧结助剂为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所述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为氧化铝粉的1.8%~3.6%,所述二氧化钛的加入量为氧化铝粉的0.8%~1.6%。
以上方法中,所述铝粉粒径为40~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