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速生菌种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7998.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玉林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63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茯苓 速生 菌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茯苓菌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速生菌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学名:Poriacocos(Schw.)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区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针对茯苓的良好的医疗及保健价值,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已对其进行了许多的开发应用,作为药品应用,它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众多药品、食品研制单位对其进行了开发,目前市场上用作药品的产品有桂枝茯苓丸、茯苓玉竹片、茯苓山药片、茯苓多糖原粉、茯苓多糖口服液、茯苓多糖复方制剂等,作为保健食品有茯苓饼、茯苓膏、蚂蚁茯苓酒等。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茯苓的主要成份为β-茯苓聚糖(又称“茯苓多糖”),约占干重的93%。茯苓多糖为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免疫、辅助化疗、防治肿瘤、抗肿瘤等作用,已广泛用作抗癌新药、
茯苓为喜温真菌,适产于中国、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有松树的山区地方。中国是茯苓主产国,约占世界茯苓总产量的70%。近年来,我国年茯苓成品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年出口量约为7000吨,且市场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是,国内外有关茯苓新型菌种选育技术的研究尚显不足;且菌种经多年的继代繁殖,出现自然变异,品种退化,菌株生命力下降,苓体小,生物学效率下降,以及存在种植成功率、茯苓产量、茯苓质量极低,而且资源紧缺和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选育质量更优的茯苓新型菌种,提高茯苓种植业的产量、质量和产业效益,人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茯苓速生菌种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体发菌培养、固态接种栽培,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结苓率高,有效地缩短了茯苓的生长周期,减少了杂菌的污染和白蚁的危害,具有优质、高产、高抗等优点;
另方面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茯苓速生菌种的主要性状特征包括:1)菌种生产周期短,菌丝体粗壮,白色,锁状联合体明显;在种植过程中接种方便,菌丝传引快;2)结苓早,产量高,苓体均匀结实,肉质白色,苓皮薄,呈朱色;3)具有遗传性状稳定、抗杂能力强,质量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茯苓速生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母种的培养:择其苓体均匀结实、色红、苓皮薄、香气浓郁、质量好的野生茯苓,在24-28℃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在气温24℃-26℃,空气湿度70%-80%时,用无菌刀拔去茯苓表皮,取一小片实体,分离菌核菌丝体进行培养,得母种;,其中,所述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5-60%,pH值5-6,组成中包括适宜茯苓生长的碳源,所述的碳源选自蔗糖、葡萄糖、氮源选自蛋白胨、氨基酸;
2)菌丝体的提纯、复壮:将母种接种于试管培养基中,置于恒温箱内,26-28℃培养7-10天,至菌丝长满培养基,择其生长状况最优者进行复壮培养,
3)所述菌丝体的培养、提纯、复壮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15g、红糖15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g,,蛋白胨5g、水1000mi(松木屑汁)。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马铃薯去皮,清选干净,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煮沸,煮到熟而不烂的程度,筛网过滤,制得马铃薯汁,调节其pH值5.5-6.5;(2)在制得的马铃薯汁中加入培养基组成中的其它成份,加热溶解后,分装入试管后,在0.15公斤压力下高温灭菌30分钟,取出,冷却,将其制成斜面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茯苓母种;得提纯母种,
4)茯苓速生菌种的选择:根据生物基因遗传、诱导变异、和新品种的选育基本原理,针对性地遴选茯苓速生菌种;其中,所述菌丝体的培养、提纯、复壮的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15g、红糖15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g,,蛋白胨5g、水1000mi(松木屑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玉林,未经肖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