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客运车的乘客数量统计系统以及统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9563.2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坤;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海华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客运 乘客 数量 统计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客运车的乘客数量统计系统以及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辆,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客运车比传统的燃油公交车更环保,更节能,因此电动客运车逐渐成为主流。
现有技术中,特别是长途客运车、需要在快速公路上行驶的客运车等,由于考虑到在高速公路或快速公路上高速行驶,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车辆安全,因此,要求客运车上的乘客不能超过准载人数,而传统的做法通常是需要一个专职的工作人员在车门口进行统计,一旦统计得到车内的人数已达到准载数量后,则启动车辆。然而,有很多客运车需要在行驶过程中的若干个站点靠停,以供每个站点的乘客上车或者供车内的人员下车,因此,即使有专职的人员亦不能进行精确地、快速的统计,并且这种统计方法十分落后,一辆车至少需要聘请一个专职人员,极大的浪费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客上、下车的同时即能够精确的统计出车内人数的电动客运车的乘客数量统计系统以及统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客运车的乘客数量统计系统,包括:
第一压力采集模块,设于所述电动客运车的前车门处的第一踏板内,用于实时采集乘客上车时脚踏位于前车门处的第一踏板而产生的第一压力信号;
第二压力采集模块,设于所述电动客运车的后车门处的第一踏板内,用于实时采集乘客下车时脚踏位于后车门处的第一压力踏板而产生的第二压力信号;
预存模块,用于预存所述电动客运车的准载人数;
统计模块,用于实时统计第一压力采集模块和第二压力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次数,并根据第一压力采集模块和第二压力采集模块的次数实时统计电动客运车内的实时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统计模块还用于根据实时统计的人数实时计算车内剩余座位的数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播报装置,设于电动客运车内,用于实时播报车内人数、车位剩余数。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每一座位上的第三压力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乘客施压于所述座位上的压力;
所述第一播报装置包括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客运车内所有座位的分布地图,每一座位上对应的第三压力采集模块与每一座位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一第三压力采集模块的唯一标识符;
当所述第三压力采集模块采集到有压力时,将采集到的第三压力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播报装置的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压力信号携带有所属第三压力采集模块的唯一标识符;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三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以得到第三压力采集模块的唯一标识符,以得到发送该第三压力信号的第三压力采集模块,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分布地图分析得到剩余的座位分布信息;所述第一播报装置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分析得到的剩余座位分布信息进行剩余座位及其分布位置的播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动客运车外表面的第二播报装置,用于实时播报人数、车位剩余数。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动客运车的整车上电后,所述统计模块进行初始化,将前一次的统计人数清零。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信号及第二压力信号,并根据收到的第一压力信号和/或第二压力信号输出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公交车的车门控制供电回路以及行车动力供电回路失电,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电信号控制电动公交车的车门控制供电回路以及行车动力供电回路得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
计时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转换模块最近一次接收到的压力信号进行计时,若所记录的时间超过预设的时间值并且所述信号转换模块未再继续接收到压力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动客运车的车门控制供电回路以及行车动力供电回路得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
- 下一篇:学校自动门卫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