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1873.8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线 标定 泊车 横向移动杆 纵向移动杆 标定装置 影像 标定过程 车辆操控 读取距离 横向刻度 活动调节 框架结构 纵向刻度 组装方式 可活动 比对 预设 匹配 车型 | ||
1.一种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移动杆(1)和横向移动杆(2),所述纵向移动杆(1)和横向移动杆(2)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与预设的标准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相匹配的框架结构,且在所述纵向移动杆(1)上设置有用于标定车辅线长度部分的纵向刻度(3),在所述横向移动杆(2)上设置有用于标定车辅线宽度部分的横向刻度(4);所述纵向移动杆(1)包括有两根且相对设置,所述横向移动杆(2)包括有若干根且横向连接于两根纵向移动杆上,所述纵向移动杆(1)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横向移动杆(2)之间的间距均可进行活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杆(1)平行设置,所述横向移动杆(2)垂直连接于纵向移动杆(1)之间,所述纵向移动杆(1)和横向移动杆(2)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杆(1)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加工有若干连接孔(5),所述横向移动杆(2)穿过所述连接孔(5)而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杆上,所述纵向移动杆之间的间距通过纵向移动杆沿横向移动杆进行滑动来调节,所述横向移动杆之间的间距通过选择横向移动杆插入纵向移动杆上的连接孔的位置来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杆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加工有纵向移动滑槽,所述横向移动杆插入所述纵向移动滑槽内而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杆上,所述纵向移动杆之间的间距通过纵向移动杆沿横向移动杆进行滑动来调节,所述横向移动杆之间的间距通过横向移动杆沿纵向移动滑槽进行滑动来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刻度(3)为形成在至少一根纵向移动杆上的刻蚀刻度或者粘贴在至少一根纵向移动杆上的刻度标尺条,所述横向刻度(4)为形成在至少一根横向移动杆上的刻蚀刻度或者粘贴在至少一根横向移动杆上的刻度标尺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均为金属材质圆柱杆,且所述纵向移动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横向移动杆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的自身长度可进行伸缩调节,所述纵向移动杆的长度为5m左右,所述横向移动杆的长度与车身宽度相同。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标定装置进行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标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预设的标准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形状尺寸,选择横向移动杆与纵向移动杆,并使纵向移动杆和横向移动杆的尺寸满足预设的标准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的最大尺寸要求,将所述纵向移动杆和横向移动杆连接在一起形成与预设的标准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相匹配的框架结构;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形成的标定装置放置于车辆正后方,并将车辆操控屏泊车影像中显示的静态车辅线与泊车影像中所显示的标定装置进行比对,当两者之间存在偏离时,对泊车影像中显示的静态车辅线进行调节,以使泊车影像显示的静态车辅线与标定装置中的对应尺寸保持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纵向移动杆的长度选择为5m左右,所述横向移动杆的长度选择为等于车身宽度,所述横向移动杆的数量对应于预设的标准泊车影像静态车辅线的横向线条数量或横向线框数量;其中步骤二中,当泊车影像中显示的静态车辅线的长度与标定装置中纵向移动杆的长度或其上预定段的纵向刻度存在偏离时,或者当泊车影像中显示的静态车辅线的宽度与标定装置中横向移动杆的长度或其上预定段的横向刻度存在偏离时,通过泊车影像车辅线设定软件、摄像头安装方位及控制软件来调节泊车影像中显示的静态车辅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18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
- 下一篇:房车的一次水及灰水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