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振型的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2486.6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曹远洪;杜润昌;王守云;王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F5/14 | 分类号: | G04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振型 芯片 原子钟 物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振型的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知道准确的时间,生产、科研上更是如此。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是原子钟。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进行计时。芯片级原子钟是原子钟的一种,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然而,现有技术中,芯片级原子钟主要存在结构负责、强度低、制作成本高等缺陷,限制了芯片级原子钟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的抗振型的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
本发明中,英文注释如下:
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振型的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包括LCC底座,焊接在所述LCC底座上的VCSEL载板,设置在所述VCSEL载板上的VCSEL组件,位于所述VCSEL载板上方且下端固定在所述LCC底座上的陶瓷骨架,设置在所述陶瓷骨架上端的光电池,以及与所述LCC底座配合将各部件进行真空密封的陶瓷封帽;所述陶瓷骨架中空,在所述陶瓷骨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传递电信号的电极走线,在所述陶瓷骨架内由下至上依次固定有1/4玻片与偏振片和吸收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泡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陶瓷骨架内的吸收泡载板,以及粘接在所述吸收泡载板上的吸收泡和热敏电阻。
进一步的,在所述吸收泡上表面镀有加热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薄膜为透明加热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骨架由三氧化二铝白陶瓷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走线通过蒸镀在所述陶瓷骨架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LCC底座和所述陶瓷封帽通过真空密封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池粘接于所述陶瓷骨架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坚固的三氧化二铝白陶瓷作为骨架,同时,所有连接采用高强度环氧胶粘接,机械强度高;
(2)本发明所有电信号通过蒸镀在陶瓷柱面上的电极走线传递,实施方便、传递效率高;
(3)本发明中整个物理系统与陶瓷骨架作为主要结构支持体,其它的部件全部安装在陶瓷骨架上,同时,整体结构比现有技术更精简;
(4)本发明采用了真空密封焊接,降低了设备能耗;
(5)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为其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LCC底座,2-VCSEL载板,3-VCSEL组件,4-陶瓷骨架,5-1/4玻片与偏振片,6-光电池,7-电极走线,8-陶瓷封帽,9-吸收泡载板,10-吸收泡,11-热敏电阻,12-加热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振型的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该芯片原子钟物理系统由LCC底座1和陶瓷封帽8构成密封结构,其余部件均设置在该密封结构中。LCC底座和陶瓷封帽之间采用真空密封焊接,具体工艺如下:采用焊料选择Sn/Pb焊料在真空炉内加热到180℃~200℃进行封焊,真空密封焊接的作用是实现物理系统的真空封装而降低功耗。
设置在由LCC底座和陶瓷封帽构成的密封结构内的部件有:VCSEL载板2,VCSEL组件3,陶瓷骨架4,1/4玻片与偏振片5,光电池6,电极走线7,吸收泡载板9,吸收泡10,热敏电阻11和加热薄膜12。其中,陶瓷骨架4为主要结构支持体,其它的部件全部安装在陶瓷骨架上;陶瓷骨架优选三氧化二铝白陶瓷制成,其形状呈柱形,其下端和侧壁上均开设有缺口,其内部中空。陶瓷骨架的柱面上通过蒸镀有电极走线7,电极走线用于传递所有电信号。在陶瓷骨架的上端开口处粘接有光电池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任务负载自适应配电方法
- 下一篇: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