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的人员超限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8439.2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胜;吴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5/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人员 超限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员超限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举行重要活动的现场或著名旅游景点等地,人员往往非常密集,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等事件。近年来相关事件的报道情屡见不鲜,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针对拥挤、踩踏等事件,当前主要是依赖警察和安保人员来维持秩序,保证安全。这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金钱,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员超限报警系统,通过人体检测判断人员密集程度发出警报,并通过网络将情况发送给相关部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员超限报警系统,包括ZigBee无线网络单元、GPRS数据传输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ZigBee无线网络单元包括检测单元和无线网络处理中心,检测单元采集现场的图像并对图像分析处理,检测单元与无线网络处理中心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交换信息,无线网络处理中心将报警信息通过GPRS数据传输单元发送给远程监控单元,并接收远程监控单元的指令。
其中,检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图像处理模块和第一cc2530模块,摄像头采集现场的视频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对视频图像进行光照处理,并判断运动目标是否是人体,最后通过cc2530模块建立的zigbee网络发送给无线网络处理中心。所述无线网络处理中心包括第二cc2530模块、中央处理器和报警模块,第二cc2530模块接收检测单元的数据,并交中央处理器分析判断是否报警并给远程监控单元发送信号,报警模块设置在图像采集现场并连接至中央处理器。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采用帧间差分法判断检测目标是否是人体以及人员是否超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得视频图像序列中的连续帧图像(两帧及其以上)间的差分后的图像;
步骤二:二值化处理步骤一中的差分后的图像,比较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中一定区域像素与给定阈值的大小,若前者较大,则认为检测目标为人体;
步骤三:分析阈值化后图像的连通性,比较某处连通区域面积与给定阈值的大小,若前者较大,则认为该区域内均为人体;
步骤四:比较步骤三中区域面积与预设定值大小,若前者较大,则认为人员超限;
所述GPRS数据传输单元包括DCE单元和DTE单元,DTE单元将封装的视频图像发送给DCE单元,DCE单元解封装并将数据上传至远程监控单元。所述远程监控单元包括显示单元和LED灯报警灯。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人体识别和网络应用到人员超限报警系统中,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和金钱,可有效的防止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zigbee无线网络单元。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zigbee无线网络检测单元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zigbee无线网络处理中心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GPRS数据传输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人员超限报警装置,包括:ZigBee无线网络单元、GPRS数据传输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ZigBee无线网络单元和GPRS数据传输单元通过串口RS485相连接,GPRS数据传输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通过GPRS网络和互联网传输。所述ZigBee无线网络单元包括检测单元和无线网络处理中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源、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和cc2530芯片。在举行重要活动的现场或著名旅游景点的各个路口安装摄像头,启动电源,所有摄像头工作,首先利用高斯差分滤波法对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光照处理。然后,利用帧间差分法判断检测目标是否是人体以及人员是否超限,步骤如下:
步骤一:获得图像视频序列中的连续帧图像(两帧及其以上)间的差分后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