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辅助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2145.7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威;王莎莎;张金生;朱艳丽;雷宏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20;F01M1/18;F01M11/12;F01M11/04;F01P7/16;F01P11/16;F01P11/18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气体 发动机 辅助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辅助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压力传感器(1)、流量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采集模块(4)、处理模块(5)、控制模块(6)、电动三通阀(7)、滑油输送泵8、远端计算机装置(9);
所述采集模块(4)的输入端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流量传感器(2)、液位传感器(3)相连,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口通过处理模块(5)与控制模块(6)相连,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电动三通阀(7)、滑油输送泵8相连,处理模块(5)的输出端口与远端计算机装置(9)相连,组成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滑油预供自动控制装置;
所述采集模块(4)的输入端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1)(9)相连,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口通过处理模块(5)与控制模块(6)相连,控制模块(6)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电动三通阀(7)、循环水泵(20)相连,处理模块(5)的输出端口与远端计算机装置(9)相连,组成垃圾填埋气体机冷却水系统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2.一种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辅助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滑油预供自动控制方法、机组运行状态进行滑油脱硫置换的方法;
1)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滑油预供自动控制方法,是对气体发动机的滑油进行预供和脱硫置换的处理;
(1)、在气体发动机停机备用状态下,采用的发动机滑油预供自动控制装置自动定时控制电动滑油输送泵的运转,为气体发动机主轴瓦、汽缸套等运动部件注入润滑油,并对其进行预润滑;
(2)、在气体发动机由运行状态转为停止状态后,自动控制电动滑油输送泵运转,对滑油进行强制循环,起到对机体内部主要运动部件降温的功能;
(3)、在气体发动机运行状态下,对本装置的自动滑油脱硫置换工作进行初始化,通过监控装置定时器自动投入运行,使滑油脱硫置换按照所需时间间隔断续的投入运行;
当滑油脱硫置换投入运行的同时,自动控制电动三通阀全部打开,使滑油全部经过滑油脱硫装置再回入气体发动机油底壳的气体机润滑油存储部位,滑油脱硫置换退出,同时自动控制电动三通阀全部关闭,即滑油不经过滑油脱硫装置;
(4)、在气体发动机油底壳安装滑油液位低检测装置,判断滑油脱硫置换投入自动运行逻辑时滑油液位是否过低,如果滑油液位低则停止滑油脱硫置换,直到滑油液位恢复正常后再投入滑油脱硫置换;
(5)、通过测量气体发动机入口滑油压力,即进入气体发动机油底壳前的管路处压力,如果气体发动机入口滑油压力低则停止滑油脱硫置换,直到入口滑油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投入滑油脱硫置换的方法;
(6)、过测量气体发动机入口滑油流量,即进入气体发动机油底壳前的管路处流量,如果气体发动机入口滑油流量低则停止滑油脱硫置换,直到入口滑油流量恢复正常后再投入滑油脱硫置换的方法;
在气体发动机停机状态时,该装置能自动定期控制电动滑油输送泵运转,按照所需时间间隔断续对气体发动机进行预润滑,在气体发动机运行状态时电动滑油输送泵停止运转;该装置能自动将气体发动机油底壳中润滑油输送至滑油脱硫装置进行脱硫、除杂质,再将经过净化处理的润换油注入气体发动机;
2)冷却水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的方法,是对气体发动机冷却水系统温度进行调节控制,通过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测量装置实时测量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根据实时的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自动调整电动三通阀的开启角度和自动开启/关闭冷却风机,当通过自动调整后,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仍高于温度报警值,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高报警并通讯至远端提示操作人员,同时降低机组50%的功率;若气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仍高于温度报警值,机组自动卸载所有功率并停机;
当气体发动机停止运行,延时关闭循环水泵和冷却风机,通过气体发动机冷却水压力测量装置实时测量气体发动机冷却水压力,气体发电机组运行时,通过实时的气体发动机,若气体发动机冷却水压力与标定值进行比较,若低于压力标定值时做出相应报警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21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轻组分分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延展的双面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