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水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2282.0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华;谯平;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 | 分类号: | F02F1/10;F02F1/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水冷 发动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具体来讲涉及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水冷结构,属于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富农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轮摩托车已成为农民朋友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并且也越来越向大排量方向发展。排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发动机恶劣的使用环境(重载、路况差、用户的维护保养差),发动机温度高、曲轴大头抱死、活塞拉缸、烧机油等各种故障也随之增加,给大排量三轮车发动机的推广带来很不好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冷却效果更好的水冷发动机已广泛用于三轮车。
传统水冷发动机气缸体水套为圆环柱体水道26(如图1),与之对应的气缸头缸面设计有数量不等的位于同一圆周上的条形水槽34,见图2,循环水通过条形水槽进入气缸头内部水腔,再通过气缸头内部水腔从气缸头出水口35(见图3)流出并进入散热器循环。这种发动机水冷结构的缺点是:1、水从缸面经过,高温条件下易导致气缸头密封垫烧蚀,从而引起循环水进入发动机而导致发动机失效。2、如果气缸头尺寸较小,不利于气缸头出水口的布置。鉴于上述因素,以及水冷发动机本身成本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冷发动机的应用及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水冷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避免因高温烧坏气缸垫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水冷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水冷结构,包括曲轴箱盖、气缸体、气缸头、气缸盖和冷却水泵,在曲轴箱盖表面设有冷却水泵安装腔,冷却水泵安装于冷却水泵安装腔内并通过水泵盖封盖。在气缸体内设有循环水腔,循环水腔通过发动机水管与水泵盖相连。在气缸体和气缸头之间设有密封垫。在气缸体上表面设有一个与循环水腔相通的过水孔;在气缸头内部设有水腔流道,气缸头下表面设有与水腔流道相通的过水孔,气缸体上表面的过水孔和气缸头下表面的过水孔位置对应,在密封垫上设有过水孔以将气缸体上表面的过水孔和气缸头下表面的过水孔连通。在气缸头上表面设有与水腔流道相通的缸头出水口,在气缸盖下表面设有与缸头出水口对接的缸盖入水口,缸盖入水口通过气缸盖内部的冷却流道与气缸盖侧面的出水嘴连通,出水嘴通过水管接散热器,散热器出口通过水管与曲轴箱盖表面的冷却水泵安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体由气缸体本体、气缸体左盖和气缸体右盖构成,在气缸体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横向的型腔,在气缸体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横向的前后循环流道,在气缸体左盖和气缸体右盖内侧分别设有与气缸体本体左右两侧的型腔对应的型腔。气缸体左盖固定安装在气缸体本体左侧,气缸体左盖上的型腔与气缸体本体左侧上的型腔合围形成左循环流道,气缸体右盖固定安装在气缸体本体右侧,气缸体右盖上的型腔与气缸体本体右侧上的型腔合围形成右循环流道,左循环流道、右循环流道分别与前后循环流道首尾相连以形成所述循环水腔。
更进一步地,在气缸体右盖上设有水嘴,水嘴与循环水腔相通,循环水腔通过该水嘴与发动机水管一端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循环水只是从气缸体和气缸头外围的一个过水孔经过,此处温度不高,不会产生常规水冷因高温烧坏气缸垫而引起水进入发动机情况。
2、出水嘴设置于气缸盖上,一方面在气缸盖内设置冷却路径,延长了循环水路,另一方面也利于结构设计,因为可以避免设于气缸头上对气缸头自身尺寸的要求,故可以适用于各种发动机冷却机构的设计。
3、水循环经过气缸盖附近有机油循环,有利于降低机油温度,从而达到降低发动机温度,改善各部件润滑条件的目的。另外,气缸盖温度的降低也有利于改善驾驶员的驾驶环境。
本冷却结构其他部件与现有结构基本相同,故改造成本低,利于水冷发动机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水冷气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水冷气缸头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水冷气缸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发动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气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气缸体上表面示意图。
图7-本发明气缸头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气缸头下表面示意图。
图9-气缸头横截面图。
图10-气缸盖结构示意图。
图11-气缸盖剖面结构图。
图12-气缸盖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2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油直喷增压发动机气缸盖罩
- 下一篇:脉动能大小可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