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评估试剂盒及风险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6497.X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英;高鹏;张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普益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动脉 疾病 风险 评估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评估试剂盒及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疾病风险评估领域。本发明中,所述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抽取外周血作为样本;外周血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RNA;对所述外周血RNA进行反转录并构建cDNA文库;对所述c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测序序列;基因比对;计算基因表达量;计算冠脉狭窄评分;评估是否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风险。本发明提供的状动脉疾病风险评估方法具有无创且准确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风险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评估试剂盒及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冠心病(CAD)和心肌梗死(MI)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全球主要的健康负担。目前,冠心病的临床因素有很多,如性别、年龄、胸痛类型、吸烟史、糖尿病等。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密切相关。一些炎症细胞与因子聚集在损伤的内皮周围,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易损斑块的破裂。由于血液循环,这些变化间接的表现在外周血中,定量测定外周血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可反映出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冠心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CAG)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因此,其阴性的检查结果并不能排除冠心病。所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仍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技术相对复杂、有创、费用高,而且存在一定风险,致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另外据统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中只有不到1/3进行介入治疗,大部分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只是为了确定诊断。而CT冠状动脉造影(CTA)拥有结果准确、创伤小、费用相对低廉的优点,已较好地用于临床。但是由于CT冠状动脉造影(CTA)的阴性预测值高,因此CT冠状动脉造影(CTA)的阴性诊断价值较大,而阳性诊断价值有限,特别是对于狭窄程度的判断,所以CT冠状动脉造影(CTA)主要用于筛选。
近两年,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有重要突破,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将传统的Sanger测序效率提高了数百倍,同时价格也大大下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许多的极有前景的生物医药应用成为可能。而转录组是指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环境或生理条件下所转录表达的所有RNA的总和,通常感兴趣的是编码蛋白的mRNA,所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与转录组学结合为研究基因表达及调控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评估使用的方法存在着费用高、风险大的问题,还有一些评估方法存在着虽然费用低,但是判断价值有限的问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冠状动脉疾病风险评估方法不能够快速安全且费用低廉的评估患者冠状动脉栓塞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评估方法,可包括:
含RNA酶抑制剂的抗凝管抽取外周血作为样本;
外周血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所述样本中的外周血RNA;
通过RNA反转录试剂盒对所述外周血RNA进行反转录并构建cDNA文库;
对所述c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测序序列;
将所述测序序列与人类RNA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得到唯一比对上目的基因的测定序列;
通过100-(唯一比对上单一基因的测定序列数/唯一比对上目的基因的测定序列总数)*10000得到基因表达量公式;
将每个基因代入所述基因表达量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基因的基因表达量;
通过将每个基因的基因表达量代入冠脉狭窄评分公式计算冠脉狭窄评分;
判断所述冠脉狭窄评分与0的大小,若所述冠脉狭窄评分小于0,则没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普益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普益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6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