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胶原罐头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2878.4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1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民;毛仁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胶原 罐头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胶原罐头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赖氨酸,并且还含有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以及含有磷、钾、钠、钙、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如黑木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如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因此,食用菌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健康食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菌罐头是通过杀青、复煮的方式制作成的,并且加入了多种添加剂,这种方式制作的食用菌罐头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复煮时间长,营养成分容易随着水分流失,菌体内保留的营养成分低,并且菌体内的营养成分不易被食用者吸收,营养吸收效果差,而且加入了添加剂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失,食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胶原罐头的生产工艺,解决目前食用菌罐头存在的营养成分低、营养成分不易被吸收的问题,满足食用者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食用菌胶原罐头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选取,选取优质黑木耳或者银耳干品作为原料;
第二步,前期处理,将选取好的原料除杂去垢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将原料置入到清水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6小时~12小时;
第三步,煮沸,将浸泡完成后的原料取出,然后在原料中加入饮用水、食糖、口味辅料,其中原料与饮用水的质量比为1:9,原料与食糖的质量比为15:1,原料与口味辅料的质量比为10:1,加入饮用水后煮沸,煮沸后保持沸腾状态,保持时间为5分钟~7分钟,煮沸完成后获得研磨原料;
第四步,胶体制备,将获得的研磨原料置入到胶体磨中进行研磨成形,研磨完成后获得胶体;
第五步,复磨,将获得的胶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100℃,加热时间为5分钟~7分钟,加热完毕后将胶体置入到胶体磨中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获得第一次精磨胶体,然后将第一次精磨胶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100℃,加热时间为5分钟~7分钟,加热完毕后将第一次精磨胶体置入到胶体磨中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获得第二次精磨胶体,然后将第二次精磨胶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100℃,加热时间为5分钟~7分钟,加热完毕后将第二次精磨胶体置入到胶体磨中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获得第三次精磨胶体;
第六步,过滤,将第三次精磨胶体过100目~120目筛后获得成形精磨胶体;
第七步,成品,将获得的成形精磨胶体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为115℃~125℃,杀菌完毕后将成形精磨胶体进行抽真空装罐,抽真空装罐完成后获得食用菌胶原罐头。
进一步的,上述的食用菌胶原罐头的生产工艺,第三步中的口味辅料为红枣、陈皮、柠檬酸中的任意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2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