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及扩口挤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3253.X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宏;钟海浪;孙燕青;李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塑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30;B29C47/92;B29C47/56;B29C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缠绕 管用 挤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输送台、安装有扩口芯模具的移动板、推动所述移动板的液压芯模推头、由各自喷射流道挤出物料的两台挤出机、液压锁模压机以及安装于所述液压锁模压机的开口部的扩口成型模,其中:
所述管材输送台水平输送螺旋缠绕管,并使该螺旋缠绕管的管口径直进入所述液压锁模压机的开口部;
所述扩口成型模包括:固定于所述液压锁模压机开口部的下成型模,以及随所述液压锁模压机上下移动的上成型模;所述上成型模和所述下成型模组合形成容螺旋缠绕管的管口伸入并将其卡住的圆孔;
所述液压芯模推头推动所述移动板,将所述扩口芯模具插入螺旋缠绕管的管口;所述扩口芯模具与所述扩口成型模之间形成一夹层;该夹层与螺旋缠绕管的扩口部分形状一致;
所述扩口成型模设有与所述夹层相通的两个流道浇口;
两台所述挤出机各自的喷射流道一一对准所述扩口成型模的两个流道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控机和两个溢料触发装置;
两个所述溢料触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夹层顶部和夹层底部,该两个溢料触发装置在检测到物料已经完全充满制品扩口后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工控机;
所述工控机电连接两台所述挤出机、所述液压芯模推头、所述液压锁模压机和所述管材输送台;所述工控机对开关信号进行响应,终止挤出扩口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触发装置包括:
旋入固定在所述扩口成型模内并开有一竖直探杆孔的溢料阀固定座;
容于所述探杆孔且自该探杆孔的孔口伸出至所述夹层的溢料探杆;
嵌入所述溢料阀固定座和所述溢料探杆之间的导向四氟环;
套设于所述溢料探杆且旋入所述探杆孔的限压螺母;
套设于所述溢料探杆,且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限压螺母和所述溢料阀固定座的复位压簧;
套设于所述溢料探杆,且旋入所述限压螺母以调整所述复位压簧的弹性压力的调整压母;
连接所述溢料探杆尾端用于测量压缩变量的电子尺;以及
固定于所述溢料阀固定座且用于安装所述电子尺的电阻尺安装座;
物料完全充满制品扩口时所述电子尺测得的回缩变量预存于所述工控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探杆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输送台与所述液压锁模压机紧靠;所述管材输送台的台面与所述圆孔的下端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浇口位于所述扩口成型模两侧中间,且其竖直截面呈水滴状,水滴尾端连通所述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成型模内环绕所述夹层设有加热保温油道;邻近所述加热保温油道间隔设有冷却水道。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螺旋缠绕管用挤出扩口装置的扩口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管材输送台将螺旋缠绕管径直送进所述液压锁模压机的开口部;
所述工控机控制所述液压锁模压机带动所述扩口成型模的上成型模下压,和下成型模一起卡住所述螺旋缠绕管的管口;
所述工控机控制所述液压芯模推头推动移动板靠拢所述液压锁模压机,使得所述扩口芯模具插入螺旋缠绕管的管口内;
所述工控机控制两个所述挤出机各自的喷射流道对准所述扩口成型模的两个流道浇口,然后控制两台所述挤出机启动供料挤出,将塑化好的物料经喷射流道泵入所述扩口成型模内;
两个所述溢料触发装置在检测到物料已经完全充满制品扩口后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工控机;
所述工控机对开关信号响应,实现下列控制:
控制两台所述挤出机各自的喷射流道闭合,然后控制两台所述挤出机脱离所述液压锁模压机;
控制所述液压芯模推头带动所述扩口芯模具退出;
控制所述液压锁模压机打开合拢的所述扩口成型模;
控制所述管材输送台带动螺旋缠绕管回移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塑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国塑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2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镭射膜制作设备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内部冷却效果提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