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3302.X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雷德赐;黄勇云;陈祥珍;黄团云;杨彬;罗竟通;陈高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5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自动化 培养 工艺 以及 系统 | ||
1.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装罐,银耳基质通过全自动装罐机将其装入培养罐里,并将培养罐自动输出;
2)、自动打孔,将培养罐内的基质进行一次性打若干个孔,并将培养罐自动输出;
3)、自动盖内盖,通过内盖机将培养罐的罐口进行自动盖内盖,并将培养罐自动输出;
4)、自动盖外盖,通过外盖机将培养罐的罐口进行自动盖外盖,并将培养罐自动输出;
5)、自动码垛,将培养罐通过码垛机进行自动码垛,然后送入后序工序;
6)、后序工序,培养罐依次经过灭菌处理、制冷处理、养菌处理、开外盖处理、出菇培养、取内盖处理、挖培养罐内基质处理;
7)、将培养罐送给第一步骤中的全自动装罐机进行装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自动盖内盖之前,还要进行一步骤为,自动清洗培养罐罐口,通过输送机构将培养罐输送给清洗机,清洗机上的清洗刷子对培养罐罐口进行清洗刷干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自动打孔,将培养罐内的基质进行一次性打五个孔,并将培养罐自动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灭菌处理为:首先,灭菌房的温度控制在105度,时间控制在20分钟;其次,将灭菌房的温度调到105度-115度,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再次,将灭菌房的温度调到125度,时间控制在120分钟-180分钟;最后,关掉灭菌房内的加热装置,让培养罐在灭菌房内闷2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制冷处理为:将培养罐送入制冷房内,首先,将经过过滤处理后的外界空气进入制冷房,使得房内温度降到35度左右,其次,开始制冷,使得温度控制在18-22度,时间控制在12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养菌处理为:将培养罐送入养菌房内,前期,养菌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6度-28度,时间控制在7天-8天,湿度值控制在50-75%RH,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4500mpp;中期,养菌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3度-25度,时间控制在8天-12天,湿度值控制在50-75%RH,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4500mpp;后期,养菌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1度-22度,时间控制在12天-18天,湿度值控制在50-75%RH,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4500mp。
7.银耳自动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分和后部分,该前部分包括用于自动输送培养罐的输送线,该输送线上依次装设有自动装罐单元、打孔单元、自动盖内盖单元、自动盖外盖单元以及以及自动码垛单元;所述后部分依次包括灭菌设备、制冷设备、养菌设备、开外盖设备、出菇培养设备、取内盖设备、挖培养罐内的基质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自动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盖内盖单元包括一送盖机构、一用于传送待装罐的输送机构以及一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的压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传送待装盖的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复数条两端分别与所述送盖机构与压盖机构连接的轨道槽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每条所述轨道槽上方的传动滚轮,所述传动滚轮与每条轨道槽均垂直,且所述传动滚轮外侧对应每条轨道槽的位置均装设有至少一个可将待装盖拨到所述压盖机构上的拨盖毛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3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