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线供给装置以及纺纱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6967.6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晴稔;秋元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D01H1/115;D01H13/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刘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装置 以及 纺纱 机械 | ||
1.一种芯线供给装置,具备:
张力赋予部,对芯线赋予张力;
松弛赋予部,对所述芯线赋予松弛;
芯线送出部,在所述芯线的行进方向上的所述张力赋予部以及所述松弛赋予部的下游侧送出所述芯线;以及
检测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述张力赋予部的上游侧检测所述芯线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具备具有一端敞开的槽的壳体,
所述芯线供给装置还具备第1芯线引导件,该第1芯线引导件至少在与所述槽的敞开的一端相同侧的端部具有封闭部,
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设置于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芯线供给装置还具备第2芯线引导件,该第2芯线引导件配置于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的上游侧,对所述芯线进行引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芯线供给装置还具备夹持部,该夹持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述芯线送出部的下游侧夹持所述芯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芯线供给装置还具备夹持部,该夹持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述芯线送出部的下游侧夹持所述芯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芯线供给装置还具备夹持部,该夹持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述芯线送出部的下游侧夹持所述芯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部是具有朝所述芯线投射光的投光部以及接受所述光的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是具有孔的板状部件,
所述光学式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的所述板状部件的下游侧表面之间的区域。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是具有孔的板状部件,
所述光学式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的所述板状部件的下游侧表面之间的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是具有孔的板状部件,
所述光学式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的所述板状部件的下游侧表面之间的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芯线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是具有孔的板状部件,
所述光学式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1芯线引导件的所述板状部件的下游侧表面之间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69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