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302.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降晓艳;李亚娟;翟佳明;余耀宏;翟绍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水源 循环 补充 水膜法 软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池(1)、超滤装置(2)、中间水箱(3)、纳滤装置(4)、清水箱(5)、循环冷却塔(6)、脱硫吸收塔(7)及阻垢剂加药系统(10);
原水池(1)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2)的入水口相连通,超滤装置(2)的出水口与中间水箱(3)的入水口相连接,中间水箱(3)的出水口与阻垢剂加药系统(10)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纳滤装置(4)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4)的产水出口与清水箱(5)的入口相连通,清水箱(5)的出水口与循环冷却塔(6)的入水口相连通,循环冷却塔(6)的排污水出口及纳滤装置(4)的浓水出口均与脱硫吸收塔(7)的入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纳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14),纳滤装置(4)的清洗废水出口经纳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14)与原水池(1)的入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13),超滤装置(2)的清洗废水出口通过超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13)与原水池(1)的入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池(15),原水池(1)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15)的入口相连通,原水池(1)的污泥出口处设有排泥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洗系统(8)及化学清洗装置(9),中间水箱(3)的出水口与反洗系统(8)的入水口及化学清洗装置(9)的入水口相连通,反洗系统(8)的出水口及化学清洗装置(9)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2)的入水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化学清洗系统(12)及低压冲洗系统(11),清水箱(5)的出水口与化学清洗系统(12)的入水口及低压冲洗系统(11)的入水口相连通,化学清洗系统(12)的出水口及低压冲洗系统(11)的出水口与纳滤装置(4)的入水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装置(4)的浓水出口处设有浓水排放流量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原水池(1)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2)的入水口通过超滤给水泵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水箱(3)的出水口与纳滤装置(4)的入水口通过纳滤给水泵相连通。
10.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原水池(1)内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经超滤装置(2)进行超滤后进入到中间水箱(3)中,中间水箱(3)内的水与阻垢剂加药系统(10)中的阻垢剂混合后进入到纳滤装置(4)中,并经纳滤装置(4)纳滤后分为产水及浓水,其中,产水进入到清水箱(5)中,浓水进入到脱硫吸收塔(7)中作为脱硫工艺用水,清水箱(5)中的产水进入循环冷却塔(6)作为补充水,循环冷却塔(6)的排污水也进入到脱硫吸收塔(7)作为脱硫工艺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3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生产方法
- 下一篇:人工净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