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302.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降晓艳;李亚娟;翟佳明;余耀宏;翟绍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水 水源 循环 补充 水膜法 软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再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是工业用水大户,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占全厂用水总量的60%~80%。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多数火电厂已严禁使用地下水,限制使用地表水。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和各地环保要求,很多电厂开始使用城市中水,特别是用作生产用水比例最高的循环水补充水。
中水的总溶解固体含量通常比新鲜水高,硬度、Cl-、SO42-都较高,水的结垢和腐蚀倾向性较大;COD、微生物等含量均较高,易在热交换器等处形成粘泥沉积,可能降低凝汽传热效率及垢下腐蚀;悬浮物较多,易形成泥垢;因此,在进入循环水系统前必须进对中水进行处理,去除硬度、硫酸根、COD、悬浮物等。
传统的中水处理工艺为石灰-混凝处理工艺,通过投加混凝剂、石灰、助凝剂等化学药剂,使钙、镁离子等致垢性离子生成CaCO3、Mg(OH)2等难溶物沉淀析出;在混凝澄清作用下降低悬浮物含量;石灰-混凝处理对COD、微生物等也有一定去除效果。但石灰处理适用于暂时硬度比例高的水,否则出水的残余硬度仍较高,限制循环水浓缩倍率的提高;石灰加药及计量系统易出现故障,影响出水水质;形成的污泥量较多,需设置污泥处理系统,压滤后的泥饼成为固体废弃物需另行处置;投加多种化学药剂,增加运行费用;要保证石灰-混凝澄清效果,需设置较大的池体来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成本及占地面积较小,出水水质较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池、超滤装置、中间水箱、纳滤装置、清水箱、循环冷却塔、脱硫吸收塔及阻垢剂加药系统;
原水池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超滤装置的出水口与中间水箱的入水口相连接,中间水箱的出水口与阻垢剂加药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与纳滤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纳滤装置的产水出口与清水箱的入口相连通,清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冷却塔的入水口相连通,循环冷却塔的排污水出口及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均与脱硫吸收塔的入水口相连通。
还包括纳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纳滤装置的清洗废水出口经纳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与原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
还包括超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超滤装置的清洗废水出口通过超滤清洗废水收集系统与原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
还包括污泥池,原水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的入口相连通,原水池的污泥出口处设有排泥阀。
还包括反洗系统及化学清洗装置,中间水箱的出水口与反洗系统的入水口及化学清洗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反洗系统的出水口及化学清洗装置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
还包括化学清洗系统及低压冲洗系统,清水箱的出水口与化学清洗系统的入水口及低压冲洗系统的入水口相连通,化学清洗系统的出水口及低压冲洗系统的出水口与纳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
所述纳滤装置的浓水出口处设有浓水排放流量调节阀。
原水池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的入水口通过超滤给水泵相连通。
中间水箱的出水口与纳滤装置的入水口通过纳滤给水泵相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膜法软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水池内的中水水源的循环水补充水经超滤装置进行超滤后进入到中间水箱中,中间水箱内的水与阻垢剂加药系统中的阻垢剂混合后进入到纳滤装置中,并经纳滤装置纳滤后分为产水及浓水,其中,产水进入到清水箱中,浓水进入到脱硫吸收塔中作为脱硫工艺用水,清水箱中的产水进入循环冷却塔作为补充水,循环水冷却塔排污水也进入到脱硫吸收塔作为脱硫工艺用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纯水生产方法
- 下一篇:人工净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