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968.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印;张俊辉;何婷;李伟达;朱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电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06;A61L31/04;A61L31/14;D04H1/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结构 粘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组织粘连是外科手术后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术后发生组织粘连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不育症、腹腔疼痛、肠梗阻等,并且会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和产生进一步并发症的潜在危险。目前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屏障制剂,使手术创面与其他组织或器官隔离从而防止组织粘连。
屏障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防粘连膜和防粘连液。防粘连液具有操作方便,组织粘附性较好的特点,其接触体液后形成凝胶膜,从而起到防粘连的效果,但其膜厚度不均一,易被体液稀释在体内存在时间短,使其防粘连效果不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公开号为CN101011606A的中国专利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和磷酸盐缓冲充液为主要原料,水为主要溶剂制备成防粘连冲洗液,但其易被体液稀释,只能在手术后初期起到一定的防粘连作用,后期防粘连效果不佳。相对而言,防粘连膜具有更好的防粘连效果,但是其组织粘附性差一般需要缝合,增加操作难度,因此改善防粘连膜的组织粘附性,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公开号为CN203379151U的中国专利,通过独特的设计将防粘连膜制备成一面光滑一面粗糙,通过增大粗糙面与手术创面的摩擦力来防止防粘连膜的移动,然而粗糙面可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延长愈合时间。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作为一种新型防粘连膜,其具有独特微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柔软的质地,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增殖而且防粘连同时又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但其也具有组织粘附性差的缺陷,一般需要缝合过程。公开号为CN104368049A的中国专利,通过采用粘性较强的氧化纤维素与高分子材料共同电纺,使氧化纤维素粉末存在于高分纤维膜的间隙从而增大膜的组织粘附性,然而氧化纤维素分布于纤维间隙中,将其溶出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能迅速的粘附于伤口创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防粘连的同时又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防粘连膜防粘连的同时又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包括位于底层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和位于表层的凝胶膜。本发明将防粘连膜制成双层结构即在电纺的纳米纤维膜上覆盖一层粘性较强凝胶膜。凝胶膜接触体液瞬间形成凝胶将纤维膜粘附在手术创面,增加了纳米纤维膜的组织粘附性避免了缝合过程,同时纤维膜又保持了其独特微孔结构,在防粘连的同时又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凝胶膜防粘连效果不佳的缺陷,又增加了电纺纤维膜的组织粘附性能。
作为改进,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材料为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羟基乙酸共聚物PCGA、聚乳酸-乙二醇PELA共聚物、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分子量为5-20kDa。
作为改进,所述凝胶膜的材料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透明质酸HA和聚乙烯醇PVA中的一种或多种;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粘度范围为300-1200mpa.s,HA的分子量为400-1000kDa,聚乙烯醇PVA的分子量为80-100kDa。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电纺溶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聚合物纳米纤维膜;
(2)将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置于模具底部,然后将配制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透明质酸HA和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倒入模具内,流延均匀,在室温下自然干燥3-5h后,放入40-80℃烘箱中烘干或者冷冻干燥,得具有双层结构的防粘连膜。本发明结合了静电纺丝技术和流延成膜技术,将防粘连膜制成双层结构即在电纺的纳米纤维膜上覆盖一层粘性较强凝胶膜。凝胶膜接触体液瞬间形成凝胶将纤维膜粘附在手术创面,增加了纳米纤维膜的组织粘附性避免了缝合过程,同时纤维膜又保持了其独特微孔结构,在防粘连的同时又不阻碍营养物质的传输。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凝胶膜防粘连效果不佳的缺陷,又增加了电纺纤维膜的组织粘附性能。
作为改进,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为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羟基乙酸共聚物PCGA、聚乳酸-乙二醇PELA共聚物、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合物材料分子量为5-20k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电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电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