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感器的乘员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4072.5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M·O·尼尔;J-T·王;C-H·林;K·董;D·M·萨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5 | 分类号: | B60R21/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董均华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乘员 保护 系统 | ||
一种为车辆座椅的特定乘员,基于所述乘员的重量和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优化各种车辆安全系统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特定乘员比如是车辆驾驶员或者乘客,所述车辆安全系统比如是安全气囊和座椅安全带负载张紧限制器。所述方法感测所述乘员的所述质量和所述座椅的所述位置,并对所述质量和位置的组合进行分类。然后,所述方法为那个组合分类确定所述安全系统的优化设定,并将所述安全系统自动地设定到那个设定。所述方法也可以基于所述乘员是否系了座椅安全带来确定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优化设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基于驾驶员乘客体型、优化车辆安全系统的性能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为特定车辆座椅乘员优化车辆安全系统的所述性能的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基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前后位置和所述乘员的重量设定所述安全系统的所述性能。
背景技术
现代车辆经常包括用于为特定车辆驾驶员和/或乘客自动地设定在车辆中的各种部件和特征的系统,所述系统中的许多都是基于所述驾驶员的体型以及所述驾驶员的个人偏好。尤其,现代车辆通常被设计为允许不同体型和偏好的人们调整车辆系统的特征以满足每个人的舒适、方便和操作需求。这些车辆特征可以包括车辆座椅、脚踏板、后视镜、转向杆、等等。为了减少重新调整车辆的所选特征的负担,一些车辆采用了记忆系统,所述记忆系统为一个或多个用户存储优选设定且被配置为根据请求将所述车辆系统自动地调整为所述优选设定。
现代车辆还包括在碰撞事件过程中保护所述车辆乘员的多个安全设备和系统,比如安全气囊系统和座椅安全带系统。车辆安全气囊系统是为保护所述车辆乘员而设计的复杂的系统。例如,安全气囊系统需要设计为使得气囊系统不被激活除非所述碰撞事件足够严重、气囊系统不被激活除非所述碰撞事件是来自于适当的方向,所述安全气囊在所述碰撞事件过程中被足够快地展开,所述安全气囊被填充足够的气体以在所述碰撞事件过程中保护所述车辆乘员,并且所述安全气囊被适当地排气从而使得当所述车辆乘员被压向所述安全气囊时所述气体能以合适的流速从所述安全气囊中逃出,从而耗散所述乘员的动能且不导致高的回弹速度。
车辆座椅安全带系统可以配备负载限制器,所述负载限制器限制施加在所述座椅安全带上的负载,从而该负载限制器提供适当的约束力以在碰撞事件中安全地保护系了安全带的乘员。尤其,在碰撞事件过程中,其中系了所述座椅安全带的人可能以很高的惯性力被推入所述座椅安全带中,所述负载限制器允许所述座椅安全带延伸或者给出一定的量,从而在所述事件过程中所述座椅安全带的力足够高以提供所需的约束,但又不会给这个人导致伤害。
典型地,所述安全气囊的充气速率和排气速率、所述座椅安全带的负载限制器拉力以及在车辆中的其它安全特征是为“普通”人设定的,并且可能没有为更轻重量的和更小体型的人员以及更重重量的和更大体型的人员优化。因此,理想的是提供一种为不同个体自动地个性化设定在车辆上的所述驾驶员安全特征的系统和方法。
目前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仅仅基于座椅的乘员的重量设定某些车辆安全系统。此外,目前也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仅仅基于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设定某些车辆安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一种为车辆座椅的特定乘员,比如所述车辆驾驶员或者乘客,基于所述乘员的重量以及所述座椅的前后位置优化各种车辆安全系统的系统和方法,所述车辆安全系统比如安全气囊和座椅安全带负载张紧限制器。所述方法感测所述乘员的质量和所述座椅的位置,并将所述质量和所述位置的组合分类。然后所述方法确定用于那个组合分类的安全系统的优化设定,并自动地将安全系统设定为那个设定。所述方法也可以基于所述乘员是否系了座椅安全带来确定所述安全系统的优化设定。
根据下述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发明额外的特征将变得明显。
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方案1.一种为在车辆的座椅中的特定乘员自动地优化在所述车辆上的一个或多个安全系统的设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乘员坐到所述座椅中时,确定所述乘员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改善浅沟槽隔离侧壁粗糙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