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P15植骨材料成骨的可吸收性生物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5936.5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2 | 分类号: | A61L31/12;A61L31/0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朱秀芬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p15 材料 吸收性 生物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促进P15植骨材料周围成骨的可吸收性生物膜。
背景技术
人工种植技术是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和颌面部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目前已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修复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种植术中,由于拔牙窝直径较大,导致种植体上段与牙槽骨间存在间隙。如不处理将可能导致种植体与骨之间不能形成骨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是在骨缺损区防止屏障膜,利用不同牙周组织生长及修复速度不同,引导骨细胞优先长入缺损区,同时组织结缔组织细胞向缺损区生长,为成骨细胞的表达及骨再生创建良好的环境,促进骨整合。
可引导组织再生的生物膜主要用于修复组织缺损时的组织再生术,用其作为物理屏障,可以阻止周边组织长入缺损区域,同时作为一种保护膜将缺损区域保护起来,为缺损区的组织生长预留空间。
P15植骨材料是德国登士柏公司(Dentsply,GE)生产的一种植骨材料,其在植骨材料的无机载体表面复合有生物活性肽P15(氨基酸序列为GTPGPQGIAGQRGVV),P15通过增强活性细胞的粘附和通过调节细胞的凋亡来调节细胞数目和组织结构。目前P15植骨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口腔医疗中,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性祖细胞结合、迁移、增殖、分化以及最终成骨作用。
随着种植体、植骨材料以及生物膜的联合应用,使三者达到最佳的成骨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成为广大口腔医疗科研工作者的主要研究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P15植骨材料周围成骨的可吸收性生物膜,其由高分子膜材料和具有促进成骨功能的药物组成,所述高分子膜材料为I型胶原蛋白和硫酸软骨素;所述药物优选为维生素D和杯苋甾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膜材料和药物的重量比为1~100:1,优选为10:1。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膜材料中,I型胶原蛋白和硫酸软骨素重量比为1:1。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中,维生素D和杯苋甾酮的重量比为1~100:1,优选为5: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可吸收性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I型胶原蛋白加入到0.2%-0.6%的乙酸溶液中,以每分钟16000r-20000r高速搅拌,配置成胶原乙酸溶胀液;
2)在配置好的胶原乙酸溶胀液中加入硫酸软骨素,搅拌配置成胶原-硫酸软骨素浆液;
3)向胶原-硫酸软骨素浆液中加入维生素D和杯苋甾酮,以每分钟16000r-20000r高速搅拌均匀,然后倒入不锈钢冻干盘中,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进行第一次真空冷冻干燥;
4)将第一次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胶原-硫酸软骨素浆液利用压膜机压制成胶原复合薄膜;
5)在两层胶原复合薄膜中喷涂一层胶原-硫酸软骨素浆液,放入到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第二次真空冷冻干燥;
6)将第二次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胶原复合薄膜进行高温真空交联;
7)将交联后的胶原复合薄膜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得到可吸收性生物膜。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实施方案中,在将搅拌均匀的胶原-硫酸软骨素浆液倒入不锈钢冻干盘中时,倒入后的厚度为5mm±0.5mm。所述经压膜机压制成的胶原复合薄膜的厚度为1-3mm。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真空交联为在60℃-80℃的高温真空干燥箱中进行高温真空交联,交联时间为24-36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实施例1添加药物与P15肽对体外细胞成骨作用考察
MG-63细胞置于培养瓶中用MEM/EBSS培养基培养(其中含10%的胎牛血清(FBS)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当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融合达80~90%左右时传代。将MG-63细胞按2000个/孔接种于96孔板细胞培养24小时,添加P15和药物培养基溶液,各组中,对照组添加等量培养基,各给药组的剂量一致,但药物组合物中的化合物配比存在不同。
各给药组的剂量分别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5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丰胸仪
- 下一篇:一种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