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6391.X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侯站民;肖晖;吴红伟;张媛;曹浩远;王甲昌;王峰;张予森;李红凌;陈卫民;谢屹鹏;王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站民;肖晖;吴红伟;张媛;曹浩远;王峰;王甲昌;张予森;李红凌;陈卫民;谢屹鹏;王海港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连续 加热炉 | ||
1.一种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加热炉、设置在所述主加热炉一侧的空气分流装置及连接所述主加热炉和空气分流装置的连接管路和热空气回流管路,所述主加热炉内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所述空气分流装置上还设置有冷空气回流管,所述空气分流装置上开设有与所述热空气回流管路对接的第一开口、与冷空气回流管对接的第二开口及与连接管路对接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空气分流装置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空气分流装置的二分之一处,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均热段的末端连接,所述热空气回流管路与所述预热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自连接均热段的一端至连接第三开口的一端的直径呈依次平滑的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冷空气回流管和热空气回流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流装置内形成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高度为宽度的至少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用以放置工件的传输带、驱动所述传输带移动的驱动轮、设置在所述传输带上下两侧的加热装置及固定在所述炉体上的热电偶,所述传输带包括张紧在所述驱动轮上的带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带本体上的若干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传输带上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件及由所述转轴固定且随转轴转动的收纳槽,所述底座为可沿传输带的纵长方向弯曲变形的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具有弧形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具有槽壁和由槽壁围设形成的收纳腔,所述槽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具有上开口的炉框架和封盖上开口的炉盖,所述炉盖具有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内底面和与所述内底面连接的盖体侧面,所述盖体侧面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盖体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弹性体呈弧形片,所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均沿所述盖体侧面的延伸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热回收的连续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的内侧面向外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站民;肖晖;吴红伟;张媛;曹浩远;王峰;王甲昌;张予森;李红凌;陈卫民;谢屹鹏;王海港,未经侯站民;肖晖;吴红伟;张媛;曹浩远;王峰;王甲昌;张予森;李红凌;陈卫民;谢屹鹏;王海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63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