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预冷系统及其预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8707.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玲;杨鲁伟;张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6 | 分类号: | A23L3/36;A23B7/04;F2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预冷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食品的真空室、通过真空管路与所述真空室连接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对所述真空室抽气降压使食品真空预冷,并将食品真空预冷时所述真空室内产生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抽出;所述真空管路上设有水分捕集器,所述水分捕集器通过其产生的冰将真空管路中所述混合气内的所述水蒸气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捕集器包括制冰系统和储冰槽,所述制冰系统产生冰并将产生的冰输送至所述储冰槽,所述储冰槽内的冰与所述混合气内的所述水蒸气换热后产生水并将产生的水输送至所述制冰系统用于制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系统产生的冰为冰晶、冰粒、冰块和冰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槽由上至下设有若干层子冰槽,各层所述子冰槽上分别铺设有所述制冰系统产生的冰,各层所述子冰槽之间形成能流通所述混合气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槽设有入冰口,所述入冰口与所述制冰系统连通,向所述储冰槽内加入所述制冰系统产生的冰;所述储冰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制冰系统连通,使所述制冰系统回收所述储冰槽产生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真空管路连通,所述真空室流出的混合气经所述储冰槽的通道后流入所述真空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真空泵和制冰系统进行控制。
8.一种真空预冷系统的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对食品进行真空预冷之前,开启水分捕集器,所述水分捕 集器产生冰并将产生的冰存储;
S2、开启真空泵抽气对放入真空室内的食品进行预冷,所述真空室内产生混合气,所述真空泵将所述混合气从所述真空室内抽出并通过所述水分捕集器,所述水分捕集器内存储的冰对所述混合气内的水蒸气进行回收;
S3、所述水分捕集器对所述水蒸气回收后产生水,所述水分捕集器将该产生的水制成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的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制冰系统产生冰后,将产生的冰存储于储冰槽;所述步骤S2中,所述真空泵将所述混合气从所述真空室内抽出并通过所述储冰槽,所述储冰槽内存储的冰对所述混合气内的水蒸气进行回收;所述步骤S3中,所述储冰槽对所述水蒸气回收后产生水,所述制冰系统将该产生的水制成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预冷系统的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系统和真空泵的启动和停止分别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87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传导型的铜散热器
- 下一篇:分离式水产冷藏冷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