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智能窗及其封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0857.3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汤全丰;吴飞燕;陈培;王宏志;张青红;林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阳市宏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61;G02F1/15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2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智能 及其 封装 方法 | ||
1.电致变色智能窗,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玻璃基底(1)、第一透明导电层(2)、电致变色层(3)、电解质层(4)、第二透明导电层(5)和第二玻璃底基(6),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3)和第二透明导电层(5)间还设有用于包覆封挡所述电解质层(4)的电解液的封装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7)包括由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纳米SiO2、引发剂经可见光固化形成的封装框架(71),所述封装框架(71)上贴有用于防止液态电解质漏出的热塑膜(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4)上靠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5)的一侧设有贯穿该侧的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5)和第二玻璃底基(6)且一端与所述电解质层(4)连通用于向其内注射液态电解质的通孔(8),所述通孔(8)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其的封挡头(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框架(71)的厚度为1-5mm,所述热塑膜(72)的厚度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膜(72)由Surlyn树脂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头(9)由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纳米SiO2、引发剂经可见光固化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2)由氧化铟锡(ITO)玻璃或氟化氧化铟锡(FTO)玻璃制成。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用丝网印刷出凸起的封装框架,四周宽度设置在200-310mm,经可见光将其固化;
2)、在固化的封装框架上贴上热塑膜,两者的宽度均为4mm;
3)、将智能窗置于热封机中,通过热压将热塑膜密封;
4)、通过通孔将电解液注入电解质层,采用与封装框架相同材质的光固化树脂封闭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智能窗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膜(72)进行热封的温度为100-130度,时间为10-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阳市宏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揭阳市宏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08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照终端对焦距离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像素结构及阵列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