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1316.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焦连升;刘金玉;孟玲菊;王晓忠;卢明亮;陈中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3/025 | 分类号: | C01B33/025;H01M4/38;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电极 材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将稻壳水洗后干燥,在超声作用下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的混酸处理,然后高温煅烧后再用镁粉还原即得到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该工艺制作出的纳米多孔硅容量大,倍率性能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同时该工艺步骤简洁,便于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较高的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性能及较强的荷电保持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便捷式电子器件中。但是,受制于负极材料较低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锂离子电池还不能完全满足高能量密度、大功率的要求。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有石墨化碳材料、尖晶石型的Li4Ti5O12、合金化负极材料等。碳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负极材料,一般是通过在惰性气氛下热解有机前驱体得到的。石墨化碳材料虽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但是其与某些电解液(如碳酸丙烯酯即PC)的兼容性不好,PC分子会插入石墨层间并被还原产生气体分子会将石墨剥离,导致负极容量急剧衰减。尖晶石型的Li4Ti5O12是另外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著特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晶胞参数变化很小,被称为零应力材料,与石墨化碳材料相比,Li4Ti5O12高的嵌锂电压(1.6V)改善了安全性能,但是较低的容量(理论容量175mAh/g)限制了它的应用。合金化负极材料,是可以与Li形成合金的材料,比如Si、Sn、Sb等。尽管Si具有最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充放电电压平台,但由于其在插锂和脱锂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体积变化(将近300%的变化),导致电极粉体从集流体上脱落并导致Si的循环性能很差。而多孔硅既保留了高的比容量和低的充放电压平台,又能有效缓解体积膨胀带来的压力,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纳米多孔硅的制备,可以通过光助电化学腐蚀、二次化学腐蚀等方法制作(刘晶晶等,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多孔硅材料制备,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2卷第4期,450-454页),还可以通过刻蚀法、水热腐蚀法等。总体而言,目前多孔硅的制作多数工艺复杂,获得的多孔硅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制作出的纳米多孔硅容量大,倍率性能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同时该工艺步骤简洁,便于工业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按重量计20~30份的稻壳用水洗净,并在100~105℃下干燥,得到干燥稻壳;
(b)将干燥稻壳放入容器中并加入按重量计400~500份的混合酸溶液,然后将容器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波清洗器功率250W,频率25kHz,超声振荡30~45分钟后过滤并将稻壳水洗至中性,然后在100~105℃干燥,得到酸处理稻壳,所述混合酸溶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含有4~5%柠檬酸和5~6%的酒石酸;
(c)将酸处理稻壳加入管式炉中,以每分钟20~25毫升的流量通入混合气体,并以每分钟5℃的速率进行升温,升温至550℃后恒温反应2小时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所述混合气体由氧气和氮气按体积比9∶1组成;
(d)将纳米二氧化硅与等重量的镁粉混合均匀后密封于铁质反应釜内,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600℃后恒温反应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处理去除氧化镁,再用氢氟酸处理去除未反应的纳米二氧化硅,水洗至中性后真空干燥得到纳米多孔硅电极材料。
优选的,步骤(d)所用的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氢氟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未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1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