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工位的车镜瑕疵在线自动检测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4122.8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钟平;周春雨;李鹏飞;刘富国;何畔;陈紫元;高文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G01N21/9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叶晶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工 瑕疵 在线 自动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工位的车镜瑕疵在线自动检测方法与装置,装置主要包括风刀干燥系统和图像检测系统。风刀干燥系统和空气净化室依次安装在镜面生产线的清洗设备的后端,整个图像检测系统安装于空气净化室内。在密封的空气净化室内部设置检测工位。其中,检测工位一的检测装置由线扫CCD、镜头、线光源及光电编码器组成,以检测镜面的瑕疵,如划痕(内划痕和外划痕)、麻点等;检测工位二由面阵CCD、镜头及背光源组成,采用背光照明方式,获取的车镜图像,以检测镜面漏光、爆边等瑕疵。通过计算机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实现智能化车镜瑕疵检测。本发明可替代人工,快速、自动地实现对车镜生产质量进行自动检测,提高车镜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工位的车镜瑕疵在线自动检测装置与方法,属于汽车零配件加工制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汽车后视镜的生产大国。汽车后视镜的质量直接联系着汽车驾驶员对车辆周围情况的准确判断,同时关系到乘车人员的安全。因此,各国对该类产品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控,包括对车镜的形状、轮廓、表面瑕疵进行了严格的检测。由于车镜生产量大,生产技术要求高,车镜的质量检测已经成为车镜生产商和汽车生产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对车镜瑕疵的质量检测,工作量大,不仅需要检测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需要有良好的视力要求,对于流水线连续工作的工人,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下降,不可避免地出现误检和漏检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区域调整和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采用人工对车镜产品进行检测的方法也无法适应目前高速,精准,自动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车镜检测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车镜瑕疵的装置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工位的车镜瑕疵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传输车镜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在流水线上沿车镜传输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布置有车镜清洗设备、风刀干燥系统、推送机构、瑕疵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机器手吸盘、分检组合机构,其中:
车镜清洗设备,用于将车镜自动清洗干净;
风刀干燥系统,用于对清洗后的车镜进行净化干燥处理;
推送机构,用于将车镜推送至瑕疵在线自动检测系统;
瑕疵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室,空气净化室内至少分为工位一及工位二,车镜在工位一时,通过瑕疵检测机构一对镜面表面瑕疵进行在线自动检测,车镜在工位二时,通过瑕疵检测机构二对爆边、漏光进行在线自动检测;
机器手吸盘,用于将车镜由瑕疵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取出并放入分检组合机构;
分检组合机构,用于将不同瑕疵的车镜及无瑕疵的车镜分检至不同流水线进行后续处理。
优选地,在所述空气净化室内设有在导轨上自动运行的车镜载物平台,导轨上设有编码器,该车镜载物平台为一箱体结构,箱体结构表面为一块透明的磨砂玻璃,箱体结构内安装一背光光源。
优选地,所述瑕疵检测机构一包括线扫CCD、镜头一、线光源,车镜在工位一时,线光源采用倾斜照明方式,当车镜载物平台到达预先设定的检测区时,线扫CCD通过镜头一对车镜载物平台上运动的车镜表面进行动态线扫瞄,并获取其图像,以对镜面表面瑕疵进行在线自动检测。
优选地,所述瑕疵检测机构二包括面阵CCD及镜头二,车镜在工位二时,通过箱体结构内的背光光源采用背光照明方式,当车镜载物平台到达预先设定的检测区时,车镜载物平台停止,面阵CCD通过镜头二静态获取车镜载物平台上车镜的图像,以对爆边、漏光进行在线自动检测。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室具有可自动开合的前门及后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