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4201.9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乔宇;易帆;姬豫;朱君;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5/00;A61K31/337;A61K31/704;A61K47/36;A61K47/4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淋巴 靶向 肿瘤 药物 载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将抗肿瘤药物溶液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再加入三聚磷酸钠溶液,再搅拌,即得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子;
双淋巴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制备:将所述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子分散于水中,加入交联剂、透明质酸钠、LyP-1,搅拌,即得双淋巴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包括阿霉素、奥沙利铂、卡铂,奈达铂、阿柔比星、多柔比星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米托蒽醌注射液、博莱霉素注射液、平阳霉素、丝裂霉素注射液、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达沙替尼、阿立必利、阿扎司琼、昂丹司琼、氯磷酸、美司钠、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阿那曲唑,氨鲁米特,福美坦,依西美坦片糖衣、替尼泊苷、依托泊苷,喷司他丁、伊立替康、白消安、氮芥、卡莫斯丁、罗莫司丁、高三尖杉酯碱、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阿糖胞苷注射液、氟脲苷、吉西他滨、卡莫氟、多西他赛注射液、长春地辛、长春新碱、紫杉醇、索拉菲尼、地西他滨、丙卡巴肼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交联剂为四异氰酸酯、丙二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a-甲基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醛、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三甲氧基硅烷、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酰氯、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双2,4一二氯苯甲酰、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二乙烯基苯、N-羟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的步骤中,所用溶液的重量份数包括:
抗肿瘤药物溶液5~6份,
壳聚糖溶液4~5份,
三聚磷酸钠溶液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8~10份壳聚糖加入到4~5份的酸性溶液中,搅拌至少1个小时,待壳聚糖完全溶解后,依次通过0.45μm和0.22μm的滤纸;
其中,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氯酸、草酸、亚硫酸、丙酮酸、磷酸、亚硝酸、氢氟酸、甲酸、苯甲酸、丙烯酸、乙酸、丙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磷酸钠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4~5份三聚磷酸钠加入到4~5份的水中,搅拌至少30分钟,待三聚磷酸钠完全溶解后,依次通过0.45μm和0.22μm的滤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肿瘤药物溶液的制备包括:将4~5份抗肿瘤药物加入到4~5份的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少10分钟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2-甲氧基乙醇、氯仿、1,1,2-三氯乙烯、1,2-二甲氧基乙烷、1,2,3,4-四氢化萘、2-乙氧基乙醇、环丁砜、嘧啶、甲酰胺、正己烷、氯苯、二氧杂环己烷、乙腈、二氯甲烷、乙烯基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甲基环己烷、1,2-二氯乙烯、二甲苯、甲醇、环己烷、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己醇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淋巴靶向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淋巴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制备的步骤中,所用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包括: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3或7任一项所述制备获得的双淋巴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双淋巴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在肿瘤抑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42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腊肉香肠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芽糙米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