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滑门上导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5777.7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7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林;谢辉;刘英鑫;武国峰;冉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E05F5/06;B60J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上 导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滑门上导轨结构,属于汽车车身系统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滑门开启、关闭时主要沿着上导轨、中导轨以及下导轨轨迹运动,其中下导轨及连接板主要起支撑车门重量作用,中导轨及上导轨主要起到导向作用,另外,上导轨还起到滑门开到最大位置时对车门位置进行限定作用。传统的滑门上导轨结构由于断面及结构设计差,导轨滑门运动不平稳,后部限位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中滑门上导轨结构,其结构简单,中滑门上铰链导向轮在其内运行平稳、可靠,且实现了滑门开启到最大位置时对滑门进行限位及缓冲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中滑门上导轨结构,其包括有上导轨、固连于该上导轨顶端且与该上导轨的直线轨迹相平行的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固设于所述上导轨后端的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及固设于所述上导轨前端的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其中,在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上设有滑门后限位缓冲块,整个中滑门上导轨结构通过所述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与车身侧围总成相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包括用作中滑门上铰链导向轮滑动的滑轨且截面呈下部开口的框形结构,在该框形结构的前侧具有向内水平翻折的第一翻边,该框型结构的后侧具有依次向外水平、向下竖直翻折的翻折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翻折部的竖直边上具有数量至少为两个的滑门上导轨焊接定位孔,且该至少两个滑门上导轨焊接定位孔水平排列于所述上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包括有限位于所述上导轨后端且用于定位所述滑门后限位缓冲块的后端限位部,与该后端限位部相连且分别限位于所述上导轨顶端、底端的上限位部、下限位部,与该上限位部相连接且限位于所述上导轨前侧的前侧限位部,与该下限位部相连接且限位于所述上导轨翻折部的竖直边上的后侧限位部,该后端限位部、前侧限位部、后侧限位部、上限位部、下限位部由一整块板材一体弯折成型。
进一步的,在下限位部的前侧具有向上垂直翻折的第二翻边,该第二翻边与所述后侧限位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的前侧限位部上设有第一塞焊孔,在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的上限位部上设有第二、三塞焊孔,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通过该第一塞焊孔、第二、三塞焊孔与所述上导轨的顶端、前侧进行塞焊固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的后端限位部上设有缓冲块定位孔,所述滑门后限位缓冲块通过该缓冲块定位孔定位于所述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通过其上的第四、五塞焊孔与所述上导轨塞焊固连,且在所述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上设有焊接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通过至少三个连接件与所述上导轨点焊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的截面呈槽形结构,且该槽形外侧壁与所述上导轨固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解决了传统滑门上导轨由于断面及结构设计差所导致滑门运动不平稳、后部限位不良等问题,经实验证明,中滑门上铰链导向轮在其内运行平稳、可靠,且实现了滑门开启到最大位置时对滑门进行限位及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放大图;
图4是图1中上导轨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的主视放大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3所述中滑门上导轨结构,其包括有上导轨1、固连于该上导轨1顶端且与该上导轨1的直线轨迹相平行的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2、固设于上导轨1后端的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3、及固设于上导轨1前端的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4,其中,在滑门上导轨后限位板3上设有滑门后限位缓冲块,整个中滑门上导轨结构通过滑门上导轨前连接板2、滑门上导轨上连接板4与车身侧围总成相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智能门窗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兼具平滑和旋转的铰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