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环结构的全自动人行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8121.0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席瑶;徐童;朱光宇;丁建勋;董满生;石琴;龙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21/10 | 分类号: | B66B21/10;B66B25/00;E01C1/00;E01C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结构 动人 通道 | ||
1.一种基于双向环结构的全自动人行通道,其特征是由正向的内环全自动人行通道(1)和反向的外环全自动人行通道(2)组成,在所述内环全自动人行通道(1)和外环全自动人行通道(2)之间设置有隔离承重墙(3);
所述内环全自动人行通道(1)包括内环变速通道(4)和内环匀速通道(5);
在所述内环变速通道(4)上设置有三种不同速度的自动人行通道,分别为内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4a)、内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4b)和内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4c);在所述内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4a)和内环匀速通道(5)之间、所述内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4b)和内环匀速通道(5)之间分别设置有内隔离防护栏(8),所述内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4c)能通向所述内环匀速通道(5);所述内环匀速通道(5)为内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9);
所述外环全自动人行通道(2)包括外环变速通道(6)和外环匀速通道(7);
在所述外环变速通道(6)上也设置有三种不同速度的自动人行通道,分别为外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6a)、外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6b)和外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6c);在所述外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6a)和外环匀速通道(7)之间、所述外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6b)和外环匀速通道(7)之间分别设置有外隔离防护栏(10),所述外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6c)能通向所述外环匀速通道(7);所述外环匀速通道(7)为外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11);
在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向所述内环全自动人行通道(1)的内环入口(12)和内环出口(13),所述内环入口(12)和内环出口(13)分别通过自动扶梯直达所述内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4a);
在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向所述外环全自动人行通道(2)的外环入口(14)和外环出口(15),所述外环入口(14)和外环出口(15)分别通过自动扶梯直达所述外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6a);
在所述内隔离防护栏(8)上设置有内环制动开关(16),用于控制所述内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9)的启闭;
在所述外隔离防护栏(10)上设置有外环制动开关(17),用于控制所述外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11)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环结构的全自动人行通道,其特征是:在所述内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9)和外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11)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乘客座位(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环结构的全自动人行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内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4a)和外环慢速自动人行通道(6a)的传动速度为3-5km/h;所述内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4b)和外环低速自动人行通道(6b)的传动速度为7-9km/h;所述内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4c)和外环中速自动人行通道(6c)的传动速度为10-12km/h;所述内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9)和外环快速自动人行通道(11)的传动速度为12-14k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