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8892.X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杰;柳维扬;王家强;王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林潮;张璐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氯离子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土壤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问题。我国盐渍土面积大,分部广,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我国耕地中的盐渍化面积达到9.2×106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62%。土壤盐渍化问题和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了盐渍化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盐渍土中的可溶性盐类,一般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盐基离子过高对于植物的伤害被称为盐害。这些离子在高浓度下除产生直接伤害外,还会产生次生伤害作用。
氯离子过量会抑制植物对HPO42-的吸收,国外学者观察到氯离子积累在马铃薯叶中,可以干扰光合作用进行。氯化物对植物毒害表现在初期出现缺氯症,同时叶尖干燥及变褐。当初期烧伤出现后,受害组织还要进一步扩大,可沿叶缘抑制伸延到叶面1/2~1/3处,有时可使整个页面变成褐色,并呈坏死病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落叶、茎及小枝尖端明显的顶枯病,并因此而死亡。现有的对土壤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监测点位少,覆盖面窄、因此代表性较差且费时费力,无法反映大面积盐渍化土壤氯离子的含量,不能满足大面积监测的需求。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壤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获取大面积盐渍化土壤氯离子含量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土壤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的土壤试样;获取所述土壤试样中特征波段对应的连续统去除值;根据所述连续统去除值通过氯离子检测模型检测所述土壤试样中的氯离子含量,其中,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包括所述氯离子含量与所述连续统去除值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连续统去除值通过氯离子检测模型检测所述土壤试样中的氯离子含量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包括:在采样区域上采集多个土壤样品;通过光谱仪测定所述多个土壤样品的光谱得到光谱数据,并采用AgNO3滴定法对所述多个土壤样品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去除所述光谱数据的边缘波段,并对去除边缘波段后的光谱数据进行连续统去除处理,得到连续统去除值,然后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到特征波段;根据所述特征波段对应的连续统去除值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用于检测氯离子含量的氯离子检测模型。
可选地,所述特征波段包括:510nm、1920nm、1308nm、1937nm、513nm和602nm。
可选地,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包括:Y=2235.10+1192.65X510+748.12X1920-609.31X1308-548.49X1937-834.32X513-2131.84X602;
其中,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中的X510、X1920、X1308、X1937、X513、X602分别表示510nm、1902nm、1308nm、1937nm、513nm、602nm处的连续统去除值,Y为根据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得到的氯离子含量。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特征波段对应的连续统去除值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用于检测氯离子含量的氯离子检测模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进行检验,并确定所述氯离子检测模型的模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