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0699.X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黄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25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名优茶的品种也有数百种之多,其中黄茶是我国产量较少的一类茶叶。黄茶具有香高、味醇厚、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传统工艺都是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黄毛芽头也是黄茶的一种,它的加工方法与普通的黄茶一样,由于是采用通常的闷黄方法,由于杀青温度高,造成多酚物质氧化产生有色物质,闷黄不当则会造成黄茶色泽偏黑、导致茶叶色泽灰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茶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所得茶叶的完整性好,茶叶明亮、香气情悦、滋味醇和鲜美。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茶加工工艺,所述的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闷黄→做形→定型→毛火→足火:
所述杀青:选择一芽二叶为原料,在温度为280℃-340℃的杀青机中杀青,炒至叶带熟香味,嫩叶熟透并向背面卷曲,手摸以有软略带燥感为度,保留18%-22%酶活性;
所述闷黄:温度控制在100℃-135℃,采用机械闷黄40-85分钟,达到闷黄程度15%-40%;
所述做形:在温度为100℃-120℃的振动理条机中做形,中速理条,使其茶叶水分含量蒸发65%-75%;
所述定型:在温度为80℃-100℃的振动理条机中定型,中速定型,使其茶叶水分含量再次蒸发10%;
所述毛火:在温度为80℃-100℃的烘干机中中速毛火,烘焙20-30分钟,烘到茶叶干燥程度;
所述足火:在温度为100℃-125℃的烘干机中烘焙,快速烘焙8-10分钟,烘到茶叶水分≤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杀青前还有萎凋、晾青和做青,晾青和做青都重复2-3次。
所述萎凋:在温度为30℃-35℃的情况下进行萎凋,晒青时间为30-60分钟,萎凋期间轻翻2次至3次;
所述晾青:在温度为30℃-32℃的情况下进行晾青,使其青草气味道消除;
所述做青:在温度为18℃-24℃的情况下进行做青,做青次数为3-5次,每次静置时间为1-2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一芽二叶初展是80%、一芽二叶全展是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闷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闷黄将温度控制在110℃-135℃,时间控制在25-50分钟,闷黄程度达到15%-30%;第二次闷黄将温度控制在100℃-130℃,时间控制在15-35分钟,闷黄程度达到30%-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闷黄与所述第二次闷黄之后都需要散热散失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做形后还需要将茶叶静置摊放,摊放厚度为2-2.5cm,在摊放过程中每24小时翻动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定型后,还需要将茶叶在常温下静置堆放48小时,堆放厚度为3-5cm,使茶叶自身含水量在1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对鲜茶叶进行处理得到的成品茶叶在外形上较好,茶叶色泽明亮、香气情悦、滋味醇和鲜美。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法的说明,可以得知本发明所述黄茶加工工艺在对前期通过整理后得到的叶形完整的鲜茶叶进行加工,所得到的成品茶叶芽、叶水分达到均衡,茶叶褐黄润泽、香气情悦、滋味醇和鲜甜,同时利用本行业对茶叶评估的感官审评标准评价所得结果较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黄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萎凋:选择一芽二叶初展80%、一芽二叶全展20%为原料,将茶青探于晒青布上置于日光下进行萎凋,萎调的温度为30℃-35℃,萎凋过程中视茶青水分消散的情形轻翻2次至3次,使期受热均匀,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
2)晾青:在温度为30℃-32℃的情况下进行晾青,使其味道从绿素青味转果青味,有点花香味;叶面柔软心叶有点下垂,手摸有点弹性感;
3)做青:在温度为18℃-24℃的情况下进行做青,做青次数为3-5次,每次静置时间为1-2小时;
4)杀青:将重约15-20公斤的茶青投入外温度约280℃-340℃的杀青机中,历时约为6-8分钟杀青,炒至叶带熟香味,嫩叶熟透并向背面卷曲,手摸以有软略带燥感为度,保留18%-22%酶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黄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黄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