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1692.X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妍;杨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霞 |
主分类号: | C07C245/08 | 分类号: | C07C2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偶氮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尤其是涉及一种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过渡金属参与的催化C-H键形成的反应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是由于其在合成化学中的便捷性、高效性等。因而,开发多种适用于不同底物的新型C-H键形成的催化反应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
乙酸烯丙酯是一种重要的烯丙基化试剂,其常用于有机化学中的构型转换之中,但是乙酸烯丙酯及其衍生物在C-H键形成反应中往往产生烯丙基化或烯烃化的产物,并且许多现有技术均已见诸报道,例如:
WangHonggen等(“MildRhodium(III)-CatalyzedDirectC-HAllylationofAreneswithAllylCarbonates”,Angew.Chem.Int.Ed.,2013,52,5386–5389)报道了一种由Rh(III)催化的C-H烯丙基化反应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FengChao等(“Oxidant-FreeRh(III)-CatalyzedDirectCHOlefinationofAreneswithAllylAcetates”,OrganicLetters,2013,15,3670-3673)报道了一种芳烃与醋酸烯丙酯的催化C-H烯烃化反应方法,其反应式如下: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乙酸烯丙酯参与的反应,但使用乙酸烯丙酯参与的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却少有报道。因此,对于该类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仍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动力。
发明内容
为了寻求偶氮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付出了足够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内容涉及一种下式(IV)所示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于催化剂、助剂、促进剂和碱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下式(II)化合物和下式(III)在70-80℃下搅拌反应7-10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V)化合物,
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6烷基、C1-C6烷氧基或卤素。
其中,Ac即为常规所指的乙酰基。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基的含义是指具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非限定性地例如可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或正己基等。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C1-C6烷氧基的含义是指具有上述含义的C1-C6烷基与氧原子相连后得到的基团。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卤素为卤族元素,例如可为F、Cl、Br或I。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催化剂为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与有机镍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例如可为1:1、1:1.5或1:2。
其中,所述有机镍化合物为二(三苯基膦)氯化镍(NiCl2(PPh3)2)、二(三环己基膦)氯化镍(NiCl2(PCy3)2)或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2)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NiCl2(PCy3)2。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助剂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促进剂为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混合物,其中频哪醇硼烷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摩尔比为1:2-3,例如可为1:2、1:2.5或1:3。
在本发明的所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碱为碳酸钠、碳酸铯、磷酸钠、磷酸钾、乙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叔丁醇钾、乙醇钠等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为碳酸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霞,未经杨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