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砂坡道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2608.6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平;陈志彬;林惠忠;王昭然;黄祝安;傅炳烟;方明生;肖成辉;廖江东;陈凌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E01C11/24;E04H6/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砂 坡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金刚砂坡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行车安全,大部分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坡道都需要设置防滑措施,金刚砂与防滑槽组合的防滑坡道由于具有强度好、硬度高、极具耐磨性、耐重压和起伏小轮胎抓地面积大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种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坡道中。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ZL201410466160.5公开了一种金刚砂防滑条施工方法,包括地基上开槽、备料、预埋、精填、表面处理和刷漆等步骤。该方法虽然能够完成金刚砂防滑坡道的施工,但由于其防滑槽是通过先预埋后修整的方式形成的,坡道的耐磨地面容易出现收缩裂纹,进而导致防滑条容易松脱。
为了克服防滑条容易松脱的风险,部分金刚砂防滑坡道采用后期切割的方式制作防滑槽,具体施工方法为:当防滑槽的槽宽小于或等于30㎜时,使用切割机倾斜切割形成“V”型槽,当防滑槽的槽宽大于30㎜时,使用切割机多次切割行形成“U”型槽,切割完成后还需要人工剔槽并对槽底或槽侧进行二次泥作修整。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制作防滑槽耗时相对较长,施工效率较低,且由于同一条防滑槽分至少两次切割才能形成,易造成统一防滑槽的宽窄深浅不一,槽底也较不平整,同时也容易损伤槽口线,影响防滑槽的防滑效果和观感效果。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金刚砂坡道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和观感效果较好,且施工效率较高的金刚砂坡道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刚砂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层处理,清理基层上的浮渣和水泥渣,并用清水清洗基层上的尘土;
S2,耐磨地面施工,在所述基层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垫层,并对所述混凝土垫层的面层进行抄平和滚压,使得混凝土垫层表面稳定且平整,接着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撒布金刚砂耐磨料并进行镘磨,形成耐磨地面;
S3,防滑槽定位,在所述耐磨地面上用墨斗线分别弹出坡道中位线、坡道两侧的边沿线、和坡道接触的地面与坡道的交界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坡道中位线两侧的多条防滑槽线,所述防滑槽线与所述坡道中位线之间形成70°-80°的夹角,且所述防滑槽线朝向所述坡道中位线的一端位置高于该防滑槽线另一端的位置;
S4、防滑槽磨铣,使用路面切割机分别沿着所述坡道中位线和所述交界线切割出交界槽,接着使用宽度为20mm-30mm的金刚磨头沿着所述防滑槽线磨铣出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槽深15mm-20mm,然后再使用路面切割机沿着所述边沿线切割出边沿槽;
S5、清洗,将所述交界槽、所述防滑槽和所述边沿槽冲洗干净,完成金刚砂坡道的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特定宽度的金刚磨头一次性磨铣出防滑槽,确保防滑槽的宽窄深浅一致,槽底较为平整,槽口线不易被损坏,防滑槽的防滑效果和观感效果较好,且施工效率较高;同时,采用磨铣的方法制作防滑槽,可有效防止切割凿打产生的振动对混凝土垫层的影响,确保耐磨地面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在所述基层上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基层的中位线位置和所述基层两侧边沿位置上分别进行标高,所述基层的中位线位置的标高高度比所述基层两侧边沿位置的标高高度高20mm-30mm。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施工后的耐磨地面中位线位置比两侧边沿位置略高,便于排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金刚砂坡道具有弧形坡道段,在步骤S2中,所述混凝土垫层在所述弧形坡道段位置形成外弧边沿比内弧边沿高2%-3%的向心找坡。通过上述改进,可有效抵消车辆经过弧形坡道段时产生的离心率,确保形成安全,同时也能提高防滑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在所述基层上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所述基层上刷一层状水泥稀浆界面剂,所述状水泥稀浆界面剂中包含比例为0.2:1:1.2的胶水、施工用水和水泥。通过上述改进,提高混凝土垫层和基层之间的结合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耐磨地面采用跳仓法或分仓法分块进行施工,在所述基层上浇筑混凝土时,自下往上进行浇筑。通过上述改进,确保不会出现施工冷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金刚砂坡道的坡度小于或等于14%,相邻两个所述防滑槽之间的间距为150mm或者小于150mm。通过上述改进,提高坡道的防滑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金刚砂坡道的坡度大于14%,相邻两个所述防滑槽之间的间距为120mm或者小于120mm。通过上述改进,进一步提高坡道的防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未经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2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体施工中人行步道的拼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