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计并条机最优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4917.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娟;张一帆;关赛鹏;郁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计 并条 最优 后区 牵伸 倍数 方法 | ||
1.一种设计并条机最优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拉伸测试仪器的上、下夹头分别夹持住纤维须条的两端进行拉伸,上、下夹持头间的须条随着拉伸的进行抽长、拉细直至须条中部完全分离,则拉伸力最大时所对应的牵伸倍数即为并条机的最优后区牵伸倍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计并条机最优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拉伸时的伸长与牵伸倍数的关系如下:
其中,E为牵伸倍数,R为须条定量;L为上、下夹持头间的夹持隔距;Lx为拉伸伸长;Rx为对应于拉伸伸长Lx时须条最细处定量;
将拉伸力最大时所对应的拉伸伸长称为临界伸长Lc,则Lx=Lc时计算所得到的E即为并条机的最优后区牵伸倍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设计并条机最优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机上牵伸的须条定量与拉伸测试仪器上拉伸的须条定量完全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设计并条机最优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测试仪器的上、下夹持头间的夹持隔距等于并条机的后区罗拉中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式管专用冷藏避光震荡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轮胎花纹摩擦特性测试的加压装置